文 | 徐亨福
我的朋友小夕离婚了,原因是遭受了家庭暴力,而且一次比一次凶狠。
小夕其实是那种知书达理、温柔贤良的女子。在北方的一个三线小城市长大,长得好看,从小听话,学习也很好,就是很多父母眼中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和同一街道的孩子比起来,从不惹事、早上7点出门去学校,晚上5点放学必回家的孩子。
在一路成长中,她按照父母的意愿努力学习,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父母钦定的本地学校读书,等到考大学的时候,她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志愿填写了上海的一所一本院校,但是妈妈说,女孩子家,孤独一人跑上海不安全。于是,父母将小夕的志愿全部改成了本市的几所大学。
小夕没有反抗,觉得在小城市呆着也挺好。其实凭她当时的成绩,完全可以考入上海的一本大学。
就这样,小夕大学毕业后又想去外地工作,也被一家外企录取,但是父亲说考个当地公务员,风淋不着雨晒不着,再嫁个老实本分的老公人生就圆满了,何必要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遭那罪啊。
小夕想反抗,但是多年来懂事且被父母磨砺的逆来顺受的性格让她又屈服了。
在家人的帮助下,她顺利进入了当地一家政府部门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公务员。几年后在父母的介绍下找了另一家政府部门的公务员结婚生子。而此时,当初她的那些考入上海的同学已经在当地世界五百强企业做的风风火火。她也后悔过,但是懂事的她又不愿意忤逆父母的意愿。
然而,婚后的甜蜜却因为男方的脾气和性格不合,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甚至在有了孩子后遭受了男方的家庭暴力。
朋友W君,大学毕业后去了江苏的一家地级市报社工作。父母从最初的担心到最终的得知W君在报社干的不错,心里想要他回去的想法也就逐渐打消了。但是却要他保证在报社好好干下去,不要轻易跳槽。
W君在几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想过去省会的另一家都市报,但是每次给父母打电话都是不同意。因为父母是农村,每月的收入有限,他每月还要给家里邮寄生活费,弟弟还在上高中,家里禁不起折腾。
于是,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诱惑面前放弃了一个比一个更好的机会。
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W君所在的小报社也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无力转型,渐渐资不抵债。报社在新年后给每个员工补发了一个月的工资后就宣布解散了。
W君也失去了在父母眼中光宗耀祖的记者工作。但是此时他已经到了35岁的人生大坎儿。重头开始和那些90后、甚至00后比拼体力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经验虽有,但是去大报社和大互联网公司,又总是在最后一关被年龄刷下来。
他在不断的寻找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失望、失落,又不敢给家里告诉实情。每月还要借钱给家里邮寄。
后来过了大半年,终于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了一家企业的新媒体部门,但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他常常感到浑身不自在。
小夕和W君都是懂事听话的好孩子,他们本身也有能力,但是在一个在地域的限制中束手束脚,最终囿于一方寸土,对于她来说的“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了梦想,一个在时代的洪流中渐行渐远,身处外地无权无势,尴尬前行。
韩剧《请回答1988》中,善良的德善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处于家中老二的位置,事事要让着姐姐,迁就弟弟。吃荷包蛋,仅有的两颗鸡蛋只能留给姐姐和弟弟;德善在生日那天还是一如往年的和姐姐宝拉一起过生日,虽然生日相近,这个家庭并不那么富有,两个人一起过,倒也可以,但总是等姐姐吹完蜡烛后,重新点燃再让德善吹一次,算是过了自己的生日。
仅仅就因为德善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上有老大的姐姐,下有粘人的弟弟。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会有稳定的收入,就能过上理想的生活了!”
然后我们听从了父母和亲朋的谆谆教诲,最终长大后真的过上了理想的生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真正梦想的“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永远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我们很多人挣扎在北上广一样的大城市,每天上下班被拥挤的交通堵在路上1、2个小时,吸着最严重的雾霾,干着最苦逼的工作,拿着最底层的薪水,望着最渴望的楼房哀声一片。
于是,我们怀疑那个最听话、最懂事的孩子是不是听错了父母和亲朋的教诲,好好学习后最终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一个月的工资却依然买不到北上广及一线大城市一平米的房子,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和爱情就在这样的日复一日的望房兴叹中日渐蹉跎。留下来继续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还是回老家过一种安稳的生活成为永恒的一个命题。
那个从小不听话的“坏同学”如今成为了某些领域的成功者。就好比“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坏”同学往往有奶吃,然而,一向懂事听话的“好”同学听过的谆谆教诲也许比“坏”同学多,但所得到的往往不如“坏”同学那么丰厚。
这是因为,“好”同学听过的话多了就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越来越少,他们更擅于遵章执行,或者说听从别人的安排,而不去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太懂事的孩子没糖吃,而且辛苦得到的几颗糖也会被拥有更多糖的人全部掠夺走。
这就是典型的“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新约·马太福音》有这样的记载: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竖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竖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提出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他认为,在"赢家通吃"的社会里,游戏规则往往都是赢家所制定的。
一个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他对二至五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由此来看,“乖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他们大多在一般劳动岗位上工作。当然,并不是说“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聪明,出尖子。孩子的“听话”应更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动,鬼主意多,父母应做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在学习和对待事情上。当孩子出鬼主意时,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乐趣,引导他们应用在实际生活上。
如果你太懂事,就会畏首畏尾,你的所得就会越来越少,即使最少的所得也会被最多所得者全部收走。这种收走不是赤裸裸的明争明抢,而是体现在资源的不对等以及面对巨大机会时你无法把握和去拼去抢。就算你能够看到机会中蕴藏的财富,而你也因为没有雄厚的资本撬动机会的杠杆从而失去巨大机会带来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