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宗庆后的掌上明珠。
现在看宗馥莉确实跟父亲很像,都是一样的坚韧和顽强,敢于斗争,有手段,是个狠角色。
但也许因为父女太像了,所以两个人也很难像普通父女一样。
从宗庆后去世后的一连串事情看,宗馥莉好像是网友说的“憋了一股气”,化身“复仇女神”,对过去展开了追杀。
很多人不太理解所谓“豪门”的残酷,宗馥莉作为“嫡长女”,她小时候所承受的压力应该是蛮大的。
假如宗庆后与宗馥莉的母亲离婚,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一妻一女”的美名有宗馥莉的功劳。但站在宗庆后的角度看,他年轻时候也是个帅小伙,而且能力蛮强,很有前途的样子,有很多姑娘喜欢是正常的。
现在离婚率非常高,就说明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变了,合适就在一起,不合适就分手。
当宗庆后创办公司之后,事业蒸蒸日上,有优秀的女人喜欢他很正常,甚至残酷点说,宗庆后离婚再娶都有可能。
社会就是这样,多少民营企业的老板在成功后都会膨胀,“贵易交,富易妻”,再婚几次的情况都不少见。
直到这点你就可以理解一个十来岁小女生面临的残酷现实了,那是父亲、家庭和家产同时失去的结果。尽管男人要负主要责任,可对她来说不是这样,而是“被人抢走了自己的东西”。
然后20年,可能就是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作为父亲的接班人,她想要一点点家产都很难。
老板们为什么喜欢“坏一些”的子女?
我跟很多老板交流过这个问题,他们就认为孩子太老实没出息,因为他们见惯了人性的复杂,人心的险恶,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个纯粹的好人。
好人为什么没有好报?为什么能够出人头地的多是“坏人”?
主要就是江湖从来充满了危险,“傻白甜”容易被人吃干抹净,只有坏一些才能适应这个社会,避免遭受欺骗和伤害。
当然“坏”有两种,一种是自我保护,比如一些年轻人故意奇装异服,其实是强撑,心里害怕,免得让别人以为他很弱小,可以随便欺负。
还有一种就是真的坏种,他们喜欢装好人,要么损人利己,要么是损人不利己,这样的坏人才是危险的,必须警惕的。
正是因为深知人虚伪、狠毒的一面,所以老板们就觉得只有子女坏一些,心狠一些,有手段有伎俩,才能保住家业,才能对付小人和坏人。
钱多是麻烦,每个人都需要证明自己能够配得上这些钱。
宗馥莉的做法表面看是貌似违背了父亲的遗愿,家丑外扬,毁掉了父亲的美名,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
但换个角度看,她如果就是要“另起炉灶”呢?你不能说她没有超越父亲成就的野心吧?
而且能够跟娃哈哈集团进行某种“剥离”,自己完全掌控新的公司,也是巨大的成就和目标。为此,什么都可能发生。
至于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他们如果斗不过自己那就说明他们不该拿。想一想他们和他们的母亲这些年已经拿到了多少好处,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也应该是知足了。
网上一些人的批评和质疑其实无所谓,反正成王败寇,只要自己赢了,那到处都是唱赞歌的人。
宗馥莉,就是要赢!
商海纵横几十年,宗庆后基本没有输过,那宗馥莉这次能不能赢呢?
很难。因为不仅仅是跟弟弟妹妹遗产争夺的问题,还有企业内部的压力,以及股东层面的质疑。
从策略上讲,宗馥莉也是有些操之过急,但她有自己的考虑,如果太慢的话,隐患可能更大,不如一次性脱胎换骨,一朝天子一朝臣。
过了这一关,从此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而要是过不了,那恐怕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了。
毕竟真正的大局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娃哈哈不全是宗家的私产。
可惜的是,宗馥莉的朋友还是少了些,如果她能够团结内外的力量,那这个诉讼其实不算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