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特训6】短视频时代的拍与被拍,需要快速学习与迭代

可变身为三脚架的自拍杆、补光神器……讲桌上,当下最热门的秘密“武器”被一字排开。

这是我们在中传紫荆谷项目的《手机短视频快速创作技巧》课堂,授课老师是胡勇——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摄影摄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外聘创作导师。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堂,学生可以在老师讲课时站起来拍与被拍,然后完成我们对短视频的认知与实操。

课堂上拍与被拍,大屏小屏

最近一年多,Grace注意到越多越多的官方机构和媒体注册了抖音号。一个在教育行业的朋友告诉我,她所在的大学也刚刚注册了抖音号,所以她想进Grace的学习分享营学习下。

在一个科技带来大变革的年代,传播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作为一个个体我们要敢于拥抱变化,同时也要拥有快速迭代、快速学习的能力。

继昨天为大家复盘青藤文化联合创始人袁海先生的干货之后,今天Grace将复盘胡勇老师的精华。

短视频正在改变传统媒体或机构的传播方式,有人说抖音已成为视频内容的小百度。


大众在拍摄时会会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记录意识太随意

2、拍摄技能有限

3、没有画面叙事、段落意识

4、不懂剪辑,没有后期加工意识

5、归档珍藏意识薄弱,缺乏分享传播的方法

在5G时代,将是视频应用传播的大时代,可以说镜头语言的运用已经上升为大家必须学习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

短视频制作步骤: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手机、学好拍摄技巧(构图与景别)、用好剪辑app,还有想玩的更高大上一些要用上三脚架等辅助工具。

短视频拍摄的基本功:平、稳、准、匀。摄像的基本手法:推、拉、摇、移(短视频尤其是1分钟以内的视频尽量以固定镜头为主)。

在艺术领域创作领域,我们经常会听到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手机拍短片,尽量用横屏,画面包含内容更丰富。竖屏适合做直播等。视频剪辑快如入门首先要确定主题,围绕主题选镜头。然后就是一系列拍摄技法的运用,不一一详述。还有一些设备,为避免“种草”嫌疑,在此不做推荐。一些手持云台可起到稳定拍摄作用,自拍杆变三脚架功能更强大……

做好短视频最关键的还是要勇于拿起手机去尝试。Grace没上胡老师课前就不知道用延时摄影拍云彩,不知道拍运动动作可以试试慢动作……只要勇于尝试,影像会带给你很多惊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