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后重温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一次一直听完片尾曲才结束。十多年前第一次看是在大学宿舍,那时候大学有大把时光让我想去找些经典有名的电影来看。当时在网上找了资源看完《这个杀手不太冷》后觉得名不虚传,确实好看,以至于我十多年来一想起这部电影脑海里都是男人和抱着植物的女孩走在街头的一幅画面,倒是情节慢慢淡忘了。这次重温,发现视频平台有,还是有正规版权的,只是不确定相较于十多年前我随便在网上找的资源版本是否有删减,毕竟现在的网络舆论环境早已不似十多年前。但是这一次看还是觉得很触动,无疑这是一部好电影,经过了时间的检验。
影片开始就是男主角里昂在执行任务,神出鬼没的杀手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展现的是一个杀手的强大和冷酷。然后是一个杀手反差的一面,原来这是个生活中木讷到甚至显得呆萌的人。他孤独,朋友是一盆由他精心照料的植物,看里昂给他的植物朋友喷水晒太阳似乎孤独更具象化了。而且,杀手最爱喝的居然是牛奶。这似乎和以往印象中的杀手形象太不一样了。然后,旋转楼梯而上,镜头里是女主角悬空腿坐着。女主角是个小女孩,玛蒂尔达,一个问题少女。看小时候的娜塔莉波特曼充满灵气的脸,这个早熟的问题少女美得让我会心一笑。
杀手和女孩因为一场杀戮生命产生了交集。当玛蒂尔达抱着牛奶回来发现家人都被杀害而她自己也面临危险后恐惧的她径直走向了里昂的门,在少女绝望的请求下,杀手挣扎片刻后开了门。这一刻就好像片名一样“这个杀手不太冷”。开门意味着卷入是非,承担风险,对杀手这个职业来说好像是不理智的,但是我好像看到了里昂这个孤独杀手隐藏的那一丝善良。问题少女和杀手都是社会的边缘人。在全家被杀戮前,也不难看出玛蒂尔达对家和家人的厌恶。复杂的家庭,混乱的家人,接电话说自己已经死了的玛蒂尔达好像已经感受到生活的痛苦。唯一孩子气的表现是和姐姐抢电视是为了看动画片。这个家里唯一的温情来自于另一个婴儿的纯真。玛蒂尔达不能原谅的是她唯一爱着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也被杀掉。所以,少女要报仇。
当女孩闯进杀手的生活,似乎一切都不一样了。他教她杀手的技能,她陪他玩变装猜人物的游戏。欢声笑语中孤独好像不存在了。他们成为了搭档,说是搭档,其实玛蒂尔达被里昂保护的很好,他没有让她沾染上血腥。而那个永远警惕在黑夜里坐着睡觉的杀手也终于卸下心防放松的在床上睡觉响起呼噜。两个孤独的心灵治愈了彼此。可是结局好像是注定的。世界不会一直美好,里昂帮玛蒂尔达报了仇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可是里昂一定不后悔。他把钱都留给了女孩,其实他给女孩最珍贵的,是新的生活。恶人已除,大仇已报,把自己最重要的植物给了玛蒂尔达让女孩生活在阳光下。
很多人说里昂和玛蒂尔达之间是爱情,常常电影被简单的说成是《洛丽塔》似的大叔和萝莉的爱情。我觉得肤浅了,或者说其实对人类的各种情绪亵渎了。我觉得里昂和玛蒂尔达也许有爱情,特别是里昂对玛蒂尔达爱的深沉。但是他们之间感情又是复杂的。也许对十多岁的孩子玛蒂尔达来说她爱里昂有爱情,但是我觉得也有一个小女孩对父亲的亲情需要,对朋友理解的需要。里昂仿佛一个三位一体的爱人,他也给玛蒂尔达带来了温暖,两个孤独的人温暖了彼此。就像胃是情绪器官,玛蒂尔达遇到里昂以后,亲情爱情友情好像都有了,所以她说胃不再打结了。人类的感情是复杂的但也是真挚的,所以才是那么动人。
杀手里昂是一个异乡来客,因为爱情杀了人来到这里,做杀手是迫不得已,隐藏在杀手身份后的是一个对感情真挚,善良,孤独的灵魂。重复的生活被一个女孩打破,即使最后死去,相信里昂也不会再孤独,就像玛蒂尔达最后把盆栽移植到土地里,好像里昂的灵魂也终于解脱了。玛蒂尔达是个问题少女,也是人们会归类于坏女孩的那种,她说谎,她抽烟,她也说脏话。但是爱能温暖一个女孩,被温暖的女孩不用再刻意装成大人,她会发自内心的微笑。和里昂在一起的日子短暂,但治愈了玛蒂尔达,生活好像也是新的了。恶警也听贝多芬,把杀人当做交响乐,把疯狂具象化了。这世界好像成了草台班子,本应该是正义化身的警察恰恰是杀害玛蒂尔达全家的凶手。本应是恶的代名词的杀手却是温暖治愈拯救了马蒂尔达的爱人。最动人真挚的感情却是发生在杀手和问题少女这两个都属于社会边缘人的身上。不知为何想到了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两个都行走在黑暗中的人互相温暖。玛蒂尔达比雪穗幸运,她被里昂保护有机会继续重新生活在阳光下。片尾曲很好听,也许结局早已注定,但是一切都有意义。看电影是消遣,不需要深刻的主题来升华,我始终觉得能打动我的,好看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至于电影里的感情真挚的动人的就是值得尊重的,当社会新闻里出现过很多猥亵儿童的案例后其实我很怕这部三十年前的电影评论区有不和谐的言论以及被不道德的行为作为遮羞布。诚然爱情是跨越年龄的,但是爱情一定是把你放在第一位。我爱你,所以我不去吻你;我爱你,所以我让你去过新的生活。无论坊间传言怎么样,我在看到的电影里只有真挚动人,没有乱七八糟的揣测。
看到有人说是玛蒂尔达的冲动愚蠢害死了里昂。可是,玛蒂尔达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她想报仇,她的行为也是符合她的年龄的,况且对里昂而言,玛蒂尔达是他的阳光,让他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玛蒂尔达,都是心甘情愿。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只是发表我浅显的观点。我们没必要用我们的价值观去评判电影里的虚构人物,他们本身就是创作者的产物,何况这是一部三十年前的电影,何况每个时代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不管如何,喜欢是放纵,但爱是克制,希望在平行时空里被里昂温暖的玛蒂尔达自由的成长,那株终于扎根广袤土地的植物能迎着阳光微风和雨露茁壮成长。
看电影和读书一样,像跟创作者对话,我突然想起来十年前好像我在电影院还看过导演吕克贝松的另一部电影《超体》,斯嘉丽约翰逊化身女上帝,不同的女性不同的魅力,也许这也是看电影的一种乐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