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秘的角落》,当有人问我:
你喜欢现实还是童话?我喜欢童话。
你选择真相还是童话?我选择真相。
听闻或看到《隐秘的角落》这部剧片评论,很多人会说: 小孩怎么会有害人之心呢?真是荒谬!那么,大人就应该会有吗?或许。
这部剧的剧情巧妙也就在这里,导演编剧无时无刻都在问或者告诉我们: 你选择真相还是童话?你也可以选择…
选择相信童话,一个被改写的真相。
我将剧情人物内心戏分做了一些缩写,这一次是自诩完美谋杀天才的张东升。
假如没有三个孩子的出现。会怎样?
张东升相关剧情回顾梗概
开篇是"一起去爬山"的两位老人跌落过程及与女婿对话内容的镜头特写。和他们爬山的男人叫张东升,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他一个用力推手,两个老人一句啊~ 开场十分刺激,直接步入悬疑谋杀环节。
"我还有机会吗?" 没有。
开场还留下一只不算是走过场的变色龙,暗示着闻声色变,整部剧的心理戏从这里开始上演。
"对不起,是我没有照顾好爸妈"…张东升用最接近真实的撕心裂肺求妻子原谅。警察同情张东升被妻子冤枉指责,他有着自以为完美的意外事件与个人不相关证明。老人摔得很惨,就像张东升的面子被女方各位亲戚在饭桌撕下后,同样一般地不忍直视。
回到家里,张东升的妻子徐静坚定要离婚,不是因为丈夫秃头谢顶,也不图什么别的收获。她只想为婚外自由正名,也想抛下过去糟糕的一切。现在更糟了…可没过多一会,张东升却演技崩塌,在夜里的阳台惬意的角落悠然地啃苹果。
徐静喜欢游泳,还经常选择海边。她有一种必须吃药才能缓解的病,游泳之前需要服药才能健康平安归来。直到有一次,她没有机会了。
停车场,他不舍,她坚决,他送她,他挽留,她不回头,她还是要走。就像恋人分手前的痛别,可这竟然是生离死别。
"我还有机会吗?" 没有。
放下最后一颗救命的药,不知还能否换来急需时的一条命。这次,徐静也已经没有机会了…一个女人的尸体从海上冲到岸边,穿着黄色游泳衣,车还在岸边。他杀了她,因为她吃错了药,药是他装进去的,却是她自己服下的。
写到这里,我有了3个疑问:
1.两位老人与张东升的以往过节,警方为何不知情?甚至轻易就信了张东升的爱妻体贴一幕表演…
2.徐静猜疑丈夫是杀人凶手,却没有给警方提供更多破案帮助,只是选择坚持要离婚?莫非是只想一心结束这场婚姻,再从新开始与相好过新生活…她真的在乎两位老人的死活吗?
3.张东升要有多自大和内心强大,才可以杀人后安然自得?他真的是想要房产和钱吗?怕不是在为青春、爱情、理想和自尊被伤到被杀死,在索要无形的补偿…
以上,我竟然看到了两个自私的夫妻合体的人性险恶一面。在人们面前的贤淑和儒雅,不过是很会演的演技。
如果,三个小孩不卷进来,张东升的杀人案或许就一个都不成立了吧。因为,他有着极度谨慎的合理性密谋,不管是灵机一动,还是蓄谋已久。
这次,还没有写其他的剧情人物,单对这对夫妻的悲情婚姻。就够写一堆体会感受了…不是么?
我得出了一个伪结论:
从法律的角度,张东升死刑,徐静无罪。
从道德的角度,张东升无罪,徐静无期。
从人性的角度,张东升无罪,徐静无期。
所以,如此看来,谁该被惩罚呢?
这是我的个人假设推论,请不要信以为真。
我们还是要相信真相,相信法律,去看到真实的结果。背后的原因种种,都只是被隐秘的角落,一种犯罪心理过程。
古往今来,杀人动机有很多种,谁都有不想说的理由,不为人知的背后早已受尽折磨。
若非失心疯,若非心死,若非被逼迫,若非心已死,若非无所留恋,谁会愿意选择一命换一命的鱼死网破、同归于尽呢?
似乎,真相往往对现实有着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