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秒工作》作者曾在麦肯锡工作14年,一个人同时负责7-10个项目。独立创业后,同时参与数家企业的经营改革,每年举办的演讲超过50次。作者能够完成如此庞大工作量,关键就在于他的工作哲学:“思考的速度可以无限加快”和“工作的速度可以无限提升”。
在本书中,他不仅提出了提升工作速度的基本观念,还详细解说了“零秒工作术”的具体做法,更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提升工作效率的诸多方法,如凡事抢先一步做好准备,让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在电脑中录入200-300个常用词汇;利用白板提升会议效率等等。有了这样的工作方法,工作中再复杂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关于作者
赤羽雄二,197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专业,1983年留学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进入麦肯锡公司,领导了经营战略的立案和实施的援助、新组织的设计和导入、市场营销、新视野创立等众多项目。1990年从零创办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推动了许多韩国企业,尤其是LG集团走向了世界。
学什么?如何实现让老板敬佩的工作效率
该做什么工作?按照什么顺序推进工作?如何提高每一项的工作速度?我们即使知道工作的效率和速度很重要,却还是因为工作进度缓慢而痛苦不堪,找不到解决办法。现在人们普遍做事慢,但结果并不好。最终大家发现工作速度提升了,做事的结果 反而会变好,因此要想工作效率提升,工作速度很关键。我们经常报怨时间不够用,要学时间管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无法快速开始并专注地工作。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公布如何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和高效率工作的秘诀。本书从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思维方式到具体的方法论都有详细说明,任何人都能尝试。这些秘诀,有的或许是你已经知道的,有的或许是你未曾实践的。但是,将这些秘诀有效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哪怕只是实践其中的某一项秘诀,工作效率也应该会得到明显提升。
你还会发现
· 如何让笔记发挥作用;
· 解决那些无从下手的工作;
· 如何保持对工作的专注。
一、提升工作效率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提升工作效率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讲“提升工作效率”的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搞明白,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作者赤羽雄二在观察了日本公司的白领群体后,发现了外部和内部两大原因。我们先来说说外部原因。
大多数公司都喜欢开会,但这些会议并不都是为了最后拍板做决定,有的只是为了分享信息,或者布置任务进行分工。这样低效率的会议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如果各部门的领导人对某些问题无法单独做出决定,该怎么办?书中写到这么一个项目流程,这个流程也是很多公司都在用的流程:第一步就是开会和员工讨论。接着,在考虑员工想法的同时,把讨论结果和其他部门领导进行协调。拿到反馈信息之后,再开会和员工讨论。取得一致的意见后,就可以准备在董事长面前作正式报告了。这样的流程非常繁琐,更可怕的是,一旦报告被驳回,之前所有的流程又要从头再来一次。
在麦肯锡有个计算会议成本的公式:把会议时间和参会人数,还有参会人员的平均用时相乘,就可以得出一次会议的成本是多少。套用这个公式,就知道公司开一次会的成本有多高。所以作者赤羽雄二认为公司僵化和复杂的办事流程是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外部原因。
那内部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
首先是我们专注度不够。工作的时候不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一旦中途被打断,原来的工作节奏也被打断了,这让我们很难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工作。其次就是没有章法。因为工作缺少计划性,没有对任务进行分解,没有把握好关键的时间节点,到头来只能是无限制地拖延和加班。
最后就是已经完成的任务质量不高。业务不熟练,就导致整理材料、写文案的速度变慢。刚刚接到工作的时候,又没有和领导充分沟通,明确老板的意图,结果交出去的工作被要求返工。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怎么办呢?要想提升工作效率,必须掌握底层逻辑。《零秒工作》这本书给我们提出了提升工作效率的8个原则,这里,我们再次进行归纳与提炼,总结出4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对工作形成整体印象。什么是整体印象?简单说就是对工作有一个全局判断。比如,要取得的最终成果是什么,为了取得这个成果需要考虑什么要素,需要按照怎样的步骤和顺序进行,从什么地方着手才最有效。
举个例子。在做企业策划书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动笔写,而是要对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考察。先思考阅读对象是谁,对象不同,娱乐性和文化性的活动格调就完全不同。接着,要把握企划文件的目的是什么,就像写一篇文章,不能跑题一样。之后再利用结构性思维,想想文件的整体构成是什么样的,目录如何呈现,要做多少页。
最后精确到每一页要安排什么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又要放入哪些细节。当策划文件有了骨架,再填充细节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工作拖延,不是因为不够努力,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一些紧急的事会打乱原本的工作节奏,导致重要的事一再搁置。这时候就要遵循提升工作效率的第二个原则:掌握工作要领了。
所谓工作要领,就是完成工作所必须做到的要点,是一种比较硬核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在脑中模拟工作流程,看看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比如,你准备开展一次“顾客交流会”。你就要思考,必须在哪天之前向顾客发出邀请函,必须要确保每一位客户知道交流会的时间和地点。接着思考必须按照什么顺序来做,必须委托谁等等。有了“必须完成”这个标准,我们就能设置一个时间期限。
虽然我们讲到了设置时间期限,但很多人还是信奉“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把工作延迟到最后一刻才完成。虽然最后一刻,很多时候也能完成任务,但总会兵荒马乱,犯错的概率也会增加。
所以作者赤羽雄二说他所有提倡“快”的方法里,都离不开另外一个字,那就是“早”。这也是我们要讲的高效工作的第三个原则,凡事提前一步。
很多牛人都有早起的习惯,比如村上春树、蒂姆·库克、科比等等。很多女性也会提前一个小时,把穿搭安排得体,画上精致的妆容。把工作提前一点,能让我们先把简单的事情处理好。比起匆匆进电梯,担心迟到,走在计划前面一点,会让人更加从容。
最后一个提升工作效率的原则,是通过改善方法提高效率。很多人在刚入职场或者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都会进行探索。比如,观察老员工的工作方式,听牛人的经验分享等等。这其实是改善工作方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具体来说,就是当你身边有同事的工作效率很高的时候,可以跟他们多聊天,找到工作方式的差异,从而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
这个原则的要点就是“多”,因为再好的工作方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要多接触不同的工作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形成良性循环。
二、提升工作效率的思考方式
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阻碍工作效率的原因,掌握了提升工作效率的四大原则,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能提升工作效率的思考方法。
中国有很多古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话强调的就是把准备工作做好。而提升工作效率的准备工作就是学会高效的思考方式。
第一个思考方式就是作者赤羽雄二非常推崇的零秒思考,零秒思考是把心中想法落实到语言和实践去。简单说就是把浮现在脑海中的想法一个一个写下来,非常简单。这个思考方式赤羽雄二在自己的另一本书《零秒思考》中,也介绍过,要实现零秒思考,要学会用“A4纸做笔记”,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把A4纸横着摆放在面前。请注意,这里我们说的是 A4纸,不是普通的笔记本,也不是电脑。不使用笔记本是因为笔记本跟A4纸比起来价格要高。而且笔记本是装订起来的,很难随性地写写画画。而电脑就更不方便了,基本做不到想写的时候立刻就能写,开机的那段时间,估计想到的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A4纸一定要横着放,这是因为作者赤羽雄二经过实验发现,人的思维模式更适用横向的书写模式。
准备好纸之后,就要在纸的左上方写一个主题,主题可以是任何事,脑子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个主题最好是一个疑问句,因为对于人类来说,回答问题是比较容易的。
定好主题之后,就开始写和主题相关的正文了,正文要写4到6行,每行20到30个字。只写4到6行,是为了能够经常整理脑中的想法,如果写个没完,就会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都写下来,分不清主次。
而20到30个字相对来说是一个不多也不少的字数,比20字少,就很难把脑袋中模糊不清的想法语言化,而写得太多又会出现讲不清重点的问题。
这样算下来,每张纸大概180个字,这180个字要在1分钟内写完,速度是“A4纸做笔记”方法的关键,所以在开始记录的时候就要严格控制时间,如果一分钟无法记完,最多可以延长15秒。
最后作者赤羽雄二对大家的要求就是每天要写10页A4纸。每天花10分钟,随时想到随时写,不要等到睡前一下写10页。人的最佳思考时间是“三上”,也就是“车上、床上、厕上”,在这些时间多做一些思考,每天坚持10分钟写10页,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感受到成长。那为什么不每天写20页或者更多页呢?因为越多越难就越不好坚持,先从简单和少的入手,微习惯的力量是伟大的。
用手动来促进大脑的运转,是“A4纸做笔记”方法要达成的最终结果。速度上来了,我们还要思考得更长远一些。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掌握第二种思维方式:假设性思考。
什么是假设性思考呢?简单说就是面对一个问题,先做一个总体上大致的判断,然后做出一些假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验证之前的假设,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假设性思考。比如,感觉天要下雨了,出门的时候带把伞,这就是假设性思考。对天气有了大致地了解之后,做出“会下雨”的假设,然后做出“带伞”的行动。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那些运筹帷幄的伟大军师,都懂得假设性思考。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拥有超高的智谋,协助刘备建立蜀国,在《三国演义》中堪称“智绝”。但在诸葛亮之后,有一人智谋不输诸葛亮,他用谋略攻下成都,一举让西蜀政权灭亡。这个人就是邓艾。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的秋天,魏国大举进攻蜀国。司马昭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总督征西军务,大将邓艾当时就是钟会的手下。邓艾酷爱军事,常常留心山川地形,琢磨用兵之道。这个时期蜀国是什么情况呢?蜀国政权虽然由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执掌,但国内,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宦官黄皓[hào]当权。蜀国乌烟瘴气,力量日渐衰弱。
魏军伐蜀,兵分三路。决战初期,魏国将军钟会一举夺取汉中,一路军队从祁山向阴平桥挺进,截断了姜维的退路,这时邓艾又紧追姜维不舍。姜维受到魏军前后夹击。就在危急时刻,姜维声东击西,先诈取雍州,趁机抢过阴平桥头,飞速到达了剑阁,挡住了魏军的攻势。
剑阁是什么地方?剑阁又叫剑门山,地势险恶,是从汉中进军成都的必经之路。等到姜维回到剑阁,他牢牢守住关隘,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士气,让魏军屡攻不下,再加上粮草缺乏,钟会无奈之下,只好做出撤军的安排。到这里,魏蜀双方初战告一段落,姜维以智取胜,让魏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魏军一度士气低沉。
就在这时候,邓艾提出了一招出奇制胜的策略。邓艾在给司马昭的上书中写道:“蜀军已经遭到极大的打击,我军应乘胜追击。”为什么邓艾会这么说呢?其实这里邓艾就运用了假设性思考的方法。如果从阴平小道偷偷进攻,就能出其不意地直插到剑阁的后方,攻取涪[fú]城。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姜维可能会率军回去救涪城,这时候钟会就可以率领大军乘虚而入,攻下剑阁。但如果姜维不回军援救,那涪城必然空虚。所以,魏军直捣西蜀防务空虚之地,打败敌人、消灭蜀军就是迟早的事了。
分析局势之后,邓艾趁钟会和姜维胶着之时,率领一万精兵偷越阴平,突袭成都。果然,邓艾率军经过艰难险阻后,突然兵临江油(四川省下辖县级市,绵阳市代管),打得蜀军守将马邈[miǎo]彻底失去斗志,直接投降了。邓艾一鼓作气直逼成都,后主刘禅吓得惊慌失措,最终选择了投降。
兵法讲究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邓艾能灭掉蜀汉是运气好,刚好碰上蜀汉在成都的兵力部署少吗?并不是。因为邓艾在假设中,判断蜀军没有防备,没有料想到敌人会从后方进攻,再经过探子去验证,最终发起进攻取得胜利。这就是假设性思考带来的预判性。
除了假设性思考和零秒思考之外,作者赤羽雄二还在书中提出了第三种思考方式,就是零基础思考。零基础思考是指对于“本来应该如何解决”或者是“本来必须如何解决”之类的问题,不拘泥于先例和现状,而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想太多”,这样会让我们模糊重点,这时候不妨试试零基础思考法。
日本有个“东洋人造丝公司”,这个公司在生产中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合成每根纱的5根线粗细总是不均匀,技术人员想破了脑袋,就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大量的次品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效益。后来一个生产线的班长建议,不如索性就生产一种表面粗糙的面料,给穿惯了光滑闪亮衣服的顾客制造个惊喜。他的建议得到了公司的采纳,结果这种表面粗糙、质地柔软的新型面料投放到市场后,大受顾客的欢迎。
所以,以一种归零的心态去预判和认知事物,能让我们抛开思维定式,抓住本质来进行决策和行动。
三、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
到这里我们已经掌握了实现高效工作的思考方式,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谈谈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
1、最有效率地收集有效信息
现在,人们比拼的不仅是智力,更是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你会发现,身边的牛人对各种资讯都非常了解,而且对最新的热点也很敏感。他们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就是收集信息,然后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收集信息并不难,每天早晚,在通勤的路上,可以花30分钟来收集信息,浏览公众号的文章、新闻,或者在开车的路上,听一本书。
千万别小看这早晚挤出来的时间,有句古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收集信息也是要一点一滴积累的。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对行业的认识、看待问题的方式,甚至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就有一种技术叫“大案牍[dú]术”。大案牍术是一种高级的办案手段,它的发明人徐宾熟记所有的明档密档,片刻就能调出需要的各种数据,很多人说,这就是现代大数据的雏形。现在,我们生活在海量的信息里,常常会被冗杂的信息夺走专注力。
所以,我们更应该锻炼信息检索的能力,最有效率地收集到有效信息。就像别人花一天的时间才能找到有效信息,而你只花了两个小时就收集到了,并整理到自己的系统中,多出来的时间就是你赢得的时间。
2、善于利用工具
除了要善于收集信息之外,还有一个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就是要学会利用工具。荀子在《劝学》中说:“假舆[yú]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jí]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通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车马的人,脚步并不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说的就是,如果善于利用工具,就能把很多事情做到极致,想要提高工作效率也不得不利用一些工具。在《零秒工作》这本书中,作者赤羽雄二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好用的工具。
第一个工具就是浏览器中的“设置”。赤羽雄二提到了谷歌浏览器,这款浏览器中有很多插件可以使用,更新的速度也比较快。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赤羽雄二建议把搜索结果的显示数量,设定为100条。怎么设置呢?在使用谷歌浏览器的时候,页面的右上方会出现一个齿轮,点击后会进入搜索设置的选项。你会发现这时每页的默认数量为10条,你可以把它改为100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只显示10条内容,搜索一次除了广告之外,有用的信息有限,效率不高,改成100条之后,就能更快地收集信息。
第二个工具就是建立范本文件夹。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还有人在工作中不会使用文件夹吗?但很多人都是随手建立一个新文件夹,然后把文件存进去,时间一长,就很难快速找到文件了。除了在命名时,明确标明时间和关键词之外,作者赤羽雄二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小窍门,就是建立一个范本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哪怕是部分内容,只要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文件,都可以保存到这个文件夹中。有了模板,下一次就不用绞尽脑汁来创立新的框架了。
除了这些常见的工具,现在还有很多在线办公工具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如,石墨文档的协作功能,可以多个人同时处理一份文档,打开一份文档直接修改,不用再把文档传来传去。还有一个APP叫印象笔记,能帮我们剪裁网页,收集信息。所以,善于利用工具,能让我们找到一些捷径。
总结
以上就是《零秒工作》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本书是作者赤羽雄二对自己二十几年工作方法的思考和总结,想要快速提高工作效率必须遵循四个原则;而高效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高效的思考方式,而赤羽雄二最推崇的一种方式就是零秒思考,利用“A4纸做笔记”的方法实现快速思考。最后还要学会高效收集信息,利用工具高效办公。
《零秒工作》这本书中,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提升工作效率的小技巧,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给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方便上手的方法,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满意,真心地建议你买一本书回来仔细读读,相信它能帮你摆脱拖延,走上开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