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侠—戚继光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名将,诸如霍去病,卫青,岳飞,徐达,常遇春等等,但是,如果经常品读古代武将史,你会发现,其实古代将领,掌兵与练兵做到同样出色的人并不多。大多数将领只停留在掌兵的层次,认为兵不贵精而贵多。在战场上,往往由主将散勇提升士气。战时蜂如潮来,败时一触即溃。甚至往往出现,弱兵一万而不如强兵一千的情况,大大减弱军队的战斗力。

而我接下来要讲的这位名将便是练兵与掌兵方面同样出色的一位大师——明朝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亦是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他编写的《练兵实纪》,亦是当时练兵兵法中的集大成者。它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及其训练等,还包括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


那戚继光是这么练兵的呢?


第一 招兵严格


在明中后期,兵员招收标准极低。直接导致,往往进入军队的都是市井青皮,或者流氓地痞,普通的乡野老实之人,除非活不下去,否则极少愿意主动从军。再加上,军官的素质低下,动辄打骂体罚士兵,或克扣军饷,中饱私囊,军队军纪涣散,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战斗力。当时,福建等地,倭寇横行,劫杀商旅,抢掠百姓,沿海各地民不聊生。明军与倭寇对战,也往往是一败涂地,甚至,明军几千人被几百乃至几十的倭寇追着打。而戚继光有感军纪和兵员选拔的重要性。决定选择选用乡野老实之人,无恶迹斑斑之辈进入军队进行训练。严禁青皮游手,地痞流氓或者其他军队出来的兵痞混入军队。同时,加强对军官的素质培养。并且用类似政审的方法,挑出那些思想极端,不服从管制的兵员或军官。使军队保持纯洁和唯一性。


第二 军纪律法严苛


戚继光部队军纪律法严苛,讲究上行下效,令行禁止。将军人服从军纪律法为唯一天职。戚继光曾在练兵实纪中言:军纪之重要,犹如军人之核心,只有军纪森严,才能得堂堂正正之师,结堂堂正正之战阵,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事实也证明如此,戚家军的军纪森严!曾让,当时的整个大明叹为观止。当年,戚继光被调到九边之一的蓟镇,训练蓟镇士兵。戚继光观九边士兵军纪涣散。于是,便命从浙江带来的三千戚家军立于滂沱大雨之中。三千戚家军,身着重甲,持剑而立。整整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戚景通是个老实人,而且为人正直,从不搞灰色收入,曾几次主动上交工作对象送来的红包,屡次获得上级表扬,几十年如一日,...
    异色瞳的忧伤阅读 5,547评论 0 0
  • 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当时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用十多年的时间扫平了那些危害沿海人民的倭寇,之后更是又抵抗北方蒙...
    江湖不远有缘再见阅读 1,872评论 0 0
  • 戚继光的名字最后一次在御前提出,按中国的农历计算应该是万历十五年的九月。一位大臣上疏保举戚继光重新任职,这一建议...
    索纳巴吉阅读 5,527评论 0 49
  • 虽说嘉靖同志天天修道,但是毕竟尚未成仙,饭还得吃,觉还得睡,可是西苑的住房条件有限,所以他决定另盖新房。 这个...
    异色瞳的忧伤阅读 4,361评论 0 0
  • 万事须讲“度”,率性而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难择路,欲速则不达。过分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
    东方道人阅读 2,9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