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清明前一个月,购买了唐-陆羽《茶经》学习。一是让自己对茶的历史更加清晰,二是赶清明前后与舅舅一起制茶。
茶经
《茶经》有云:“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又云“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经
《神农食经》有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华佗《食论》有云“苦荼久食,益意思”。
《枕中方》:“疗积年瘘,苦茶、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厥,以苦茶、葱须煮服之。”
茶经
《茶经》引著诸多有关茶的好处,功效,饮茶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好茶的标准是什么呢?
原材料要好,加工工艺要好。参照《茶经》内容,我将舅舅家的茶特征整理如下:
天时:初春、清明前,100余年之老茶树(非台地茶),晴朗无云之日(白天)采摘、炒制。
人间仙境
地利:天下大熊猫第一县,海拔1000米以上,阳坡,三嫩叶一芽孢(更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之原材料。
100年老茶树
人和:四舅舅(二十余年制茶技艺),小灶(每锅每次不超过500克)、手工揉搓、碳火(亦或柴火)炒制。
茶树尖儿的光辉灿烂
此茶,我喝了三十年,看完《茶经》,回首此事,越觉得舅舅家的高山百年老树茶之十分珍贵,可惜不多,且逐年锐减,觉得心疼、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