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陪老妈一起去医院做血项检查,持续了3天的争吵,在今天早上自动复合感觉这一切就像一个小孩的无理取闹而大人也参与,默认了这场无理取闹,结局没有输和赢。
报告要下午4点钟出来,选择在书店的漫咖啡休息,点了一杯熟普,此刻老妈在对面的沙发上熟睡,怀里抱着我给她拿的一本 渡边淳一的女人 这一刻很安静。
出门从家里拿了昨天刚到的蒋勋《孤独六讲》读到情欲孤独的53页生命的意义,放下书回忆一下看的内容想让自己记住一些,我发现一本书看的太快,会很容易忘记之前看的章节
有关孤独和特立独行,蒋勋说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话。我们无法和自己相处,我们无法和孤独的自己相处,儒家文学倡导的群体和中庸 不允许孤独的存在。更加不允许特立独行的人存在,从古至今教导我们的都是从众,从众的是安全的,而特立独行的人意味着打破常规 所以当特立独行的人,对遵守规则的群体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成为他们眼里的“怪人”。
蒋勋引用鲁迅的文章和竹林七贤的故事,来讲述对特立独行的孤独者的不理解和破坏。
“许多事情都变成了“想到然而”,即使时候发现不是如此,也不会有人去回想为什么当初会“想当然耳”一个事物的报道出来,立马会有各种声音跳出来,指责,批评,谩骂现在的网络暴力“想到然而”。人们好像都有一种“看笑话的心里”想当然的抱着这种“看笑话的心里”,去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可笑的言论。我们不会去追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孤独感的探讨最终是回到自身,因为孤独是一种道德意识,道德意识的基础其实也是尊重,对他人隐私的尊重,对事件的尊重,孤独是让我们更好的审视自己,对他人的批判不是道德,对自我行为的反省才是道德!
而特立独行的人往往是真实的人,不会追求表面的工作“就像阮籍不在母亲的葬礼上大哭,让所有的人说他不孝,而只有看到他吐血的朋友把这件事情写在《世说新语》上”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
现在出现很多特立独行的人,被大家所接受,我们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要学会跟自己对话,学会接纳自己的孤独,并在孤独中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