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更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西湖夕阳

1

当瑞·达利欧在谈《原则》时,“原则“是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阅读《经济学原理》时,”原理“是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阅读《股市真规则》时,”规则“是什么意思?规则前面加个”真“,那就可能存在着”假规则“。

我们说某个人知识渊博,充满智慧,那么知识和智慧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关性呢?

。。。

清晰的概念,能触发更好的思考,能指导更好的行动。

试着理清”规则,准则,原则,原理、理论,思想,知识,智慧“这些常见词语的概念,触发更好的思考,执行更好的行动。

规则

规则是具体、明确的指令或规定,通常具有强制性,定义了在特定情况下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违反规则可能要受到惩罚或后果。

规则通常用于确保秩序、安全和一致性,在法律、游戏、工作流程和组织政策中常见。

准则

准则是指导性的建议或标准,提供了行动的方向,通常不具有强制性。准则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准则用于帮助个人或组织在没有明确规则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提供了一种推荐的做法,但允许有一定的自由度。

原则

原则是组织、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核心,是行动和决策的基础。原则是不可妥协的,定义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规则、准则和原则三者都是规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是帮助个人、组织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行为。但是三者有着区别,原则是根本的价值观和信念,这是思想层面的自我认定。原则指导制定规则和准则。规则和准则都是制定的规定或指令,只是两者的强度不一样,规则是有强制性质,准则则是指导性质。

理解了规则、准则和原则的概念后,就能明白《股市真规则》(英文名称:The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Stock Investing)的确切意思,作者所要传递是股市中的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为标准,违反规则就要受到惩罚,在股市里面承受的惩罚就是亏钱了。作者没有使用“准则”,说明要读者严格遵守着五条规则。我们也就能从书名上明白瑞·达利欧在《原则》的含义,他是要分享自己的价值观,自己定义的正确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在看书的导言中,他将原则定义为根本性的真理,是构成行动的基础,通过行动可以实现生命中的愿望。和我们所理解的原则相一致。

3

原理

原理是某个领域或学科中的基本法则或真理,通常是不可争议的,被认为是自明的或经过验证的。它们是推导其他结论和理论的出发点。

理论

理论是一套逻辑上相互关联的命题或假设,用来解释某个现象或一系列现象。理论是基于观察、实验和推理,旨在提供对现象的系统性解释,并通过实验和证据来验证或证伪。

思想

思想是指个人或集体的思考过程、观点、信仰或意识形态。思想可以是抽象的,不一定需要严格的逻辑或实证基础,它们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知识

知识是经过验证的信息、理解、技能或认识,它可以通过经验、教育或研究获得。知识可以包括事实、概念、程序和原则。

智慧

智慧是深刻理解事物的能力,它涉及到洞察力、判断力和经验。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如何正确地应用知识来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曼昆在其作品《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就提出了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就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法则。原理是理论的基础,原理可以是单一的,理论是原理的系统化和应用。通过对“原理”和“理论”的理解,我们也就能明白,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主要是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而不是讨论经济学中的假设、模型复杂的理论知识。

“知识”和“智慧”是经常被混为一谈的概念。我们在实际中,经常把读了很多书的人,看成是很有智慧的人。或者把不喜欢看书、或者没有怎么读书的人,看成是没有文化、没有智慧之人,当然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是书本,还可以通过工作、生活中学到。。之所以出现这样观点,是我们默认的将“知识”和“智慧”划上了一个等号。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没有智慧,智慧需要知识的支撑,但是智慧本不等于只是。智慧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并应用。知识是原材料,智慧则是加工机器,通过对知识的加工,用于指导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知识很重要,但是不进行应用,没有将只是变成智慧,就变成了“书呆子”,只是为了学而学。如果没有知识,就没有办法指导具体的决策和行动。比如没有四季轮回的知识,就没有办法做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决策和行动。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成有知识之人,更要成为有智慧之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