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凌晨3点多的重症监护室,我躺到母亲的身边,迷迷糊糊刚想睡着,突然被清脆的门铃吵醒。

“大概是哪位家属出去把门带上进不来了吧。”我准备继续睡,却听到叮叮咣咣的推床声和脚步声。

“又来新病人了。”妈比我还清醒。“是的妈,您睡吧。”

“哎哟,太难受,爸,爸,爸,我太难受……”听声音应该是年轻人。他声嘶力竭地喊叫太难受,医生加护士四五个人都摁不住。

“燕,燕,燕你在哪,我难受啊……”病人喊爸爸没有回应,转而开始喊燕,大约是妻子。一个年轻女人走到床前,可是又怕妨碍医生抢救,所以很快就撤到了旁边,没有说话,没有哭叫,只是呆呆地站着。

“心率成直线了,快,快压胸口,快压胸口……”值班医生是一个说话声音不高,淡定沉静的女医生。只见她和平时比像换了个人似的,迅速跪在床上用力给病人做心脏复苏救护,一边摁压病人胸口,一边嘱咐护士:推多巴胺,推肾上腺素……快,拿我电话打给主任,请他过来帮助抢救。

3:40开始,医生护士一直在紧张抢救,

“我要坐一会儿,我要坐起来,太难受了,燕,你知道我难受不知道?”病人依然在大声叫喊。

“别动,针头抓掉了,快,快给他插上!你不动行不行?”护士一边摁着病人的胳膊,一边队病人说。

这时,一个老人走进床前,口里喃喃地念叨:党儿,回来啊;党儿,回来啊……是病人的父亲,一个农民模样的老伯,大概是民俗中的叫魂吧。

十几分钟后,病人渐渐不吭声了,只听见医生护士的说话和动作更加紧张快速……

值班主任进来后,一面果断组织场面,一面自己上手对病人心脏进行摁压。

40分钟后,医生护士这边继续抢救病人,主任把病人爸爸叫到旁边,说我们尽力抢救,但家人要做好心理准备……急性心梗,就是分秒之间见生死,如果病人能等到进手术室放进支架,就能救过来,可是现在病人等不到进手术室,心跳停止了,各种起搏方法都用了,依然不见效。

病人父亲木讷地看着主任,反复说一句话:救救他,救救他……

50分钟后,主任过来交代:再抢救10分钟吧,但愿有奇迹。

4:40分,医生停止了抢救。

过了一会儿,一个医务工作者拎了一副担架进来,医生护士帮着把病人从床上抬到担架上,家人和医生达成一致意见:带着吊瓶走吧。(带吊瓶可以回家,不带吊瓶只能直接去火葬场了。)

“叫家属来,一起抬走吧。”医生吩咐。

“燕,进来吧。”病人父亲叫病人妻子。

病人妻子进来时趔趔趄趄,随时都要摔倒的样子。但,她始终没有哭出声音。

父亲和妻子抬担架一头,医生和护士抬担架另一头,伴随着父亲的声声呼唤:党儿,咱回家;党儿,咱回家……

这时,忙了一个多小时的医生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动,轻轻说了一句:才33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