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天跟往常不一样。岁过中秋,烈阳高挂,天气依然燥热,外出不过一会,便满身满脸都是汗。等到国庆假期驾车从南京回来,起初比较燥热,人在里面穿着短袖开着冷气。随着车子往西边越开越远,过了合肥、六安再钻进群山环绕的大别山里,只感觉要将车子冷气的温度越调越高,回到居住地,索性已经变成了暖气。当打开车门的时候,一阵冷风吹过来,便机灵灵打了个冷颤,这下才觉着秋天是真的来了。
疏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满城的桂花似乎在一夜之间开放的,积累了一春一夏的精华化作清香,飘散开来,令人满心满眼里感受秋的况味。同时开放的还有菊。菊是花中隐士,是陶渊明那种具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傲骨的君子才能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明志状的。小城的菊花都是开在公园一角或者路边花坛,嫩黄粉红,瘦瘦地绝不张扬,难怪易安居士会有那句“人比黄花瘦”广为流传。黄巢诗云:冲天香阵透长安,我花开罢百花杀;又有元稹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话开后更无花。如果说梅花是冬去春来,寒尽回暖打头阵的迎春花,那么菊绝对在霜冷风寒的斗士。
“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义山大才,将秋雨写出境界,难怪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黛玉之口也赞誉有佳。小城的秋天也是随着一阵秋雨之后到来的。才方过十一假期,一连几天希希疏疏,绵绵不尽的秋雨将气温又冷上了几个度。雨洒在悬剑山路两排高大的梧桐树上,沙沙作响,又有风吹过,落叶满街。等到了晚间,昏黄的路灯透过枝叶照在地面上,一阵阵黑压压的鸟雀归巢,会在树冠上发出叽喳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等到天气放晴,太阳温暖却不炽热,便又变得可爱起来。
我家小帅哥一本绘本里头,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每年秋天,都有一个神秘的画家,来到山里头作画。山里明明叶子还是绿的,画家爷爷却喜欢把山涂成黄色与红色,正当人们好奇再看的时候,山的颜色已经变成红黄相间。似乎也有这样一个画家,来到这个小城,随着在画纸上挥毫,城外的群山已经在不知不觉换妆,变成嫩黄浅红。
此时天空蔚蓝高远,白云朵朵,是最适合出游的日子。带上家人孩子在公园里面玩耍,支一顶小帐篷,带上野餐盒子,一边品美食一边品秋味。或者与孩子一道在银杏树下捡起一片片金黄落叶,夹在书里做成书签,拍几张秋日风景画,实在是良多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