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话(85)——如果无法原谅,至少可以选择放下

          《家问》(节选)

                作者/毕淑敏


我不知世上还有另外的场所,会如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纵观家庭,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人们在家中卸去重要角色的面具,露出天然嘴脸,最坦率最赤裸,人性的善与丑,方寸之间,纤毫毕现。


有人认为家是最自由最放任的所在,可以放荡不羁,其实家是最考验责任感的圣坛。对一个托付终身的人,都无法负起责任,你还能承诺他人的欺嘱吗?连自己的一脉血缘都不能照料和抚育,你还能爱国爱民吗?


在家中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丑恶。对亲人施暴的人,不可能对他人仁慈。在家中阴郁的人,不可能对太阳微笑,在家中诡计多端的人,不可能真诚的对待友人。在家中粉饰虚伪的人,不可能直面惨淡的人生。


如果没有准备好,请不要撕下走进家庭的门票,如果没有爱自己也爱别人的能力,请不要构造家庭的地基。


许多人抱着从家庭掠取支援的动机,匆匆为自己寻一个可供汲取能力的后勤仓库。殊不知,家庭不是无中生有变出魔力的黑斗篷。




有人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最爱的人,特别是家人,往往是伤你最深的那个人。同样的,你能伤害的,也是最关心你的人。




我们在原生家庭里为人子女,在新生的家庭里,却是要与人为夫妻、为父母。


原生家庭存在的意义,也在教会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做父母、做夫妻。


与其沉溺在过去不可自拔,不如让自己强大。如果不能原谅痛苦,至少可以懂得如何放下。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


原生家庭,是人生的来处;而靠自己,可以走出人生的归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