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 教师随笔》语文老师要做读书种子

                            伊川县直中学  邢静转

      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多读书,可以增加一点书卷气,保持心静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有很多好处, 可以让人灵魂纯洁,读书使人心灵优雅。行为的优雅是表面的优雅,真正的优雅是灵魂的优雅,优雅的生命源于优雅的灵魂,优雅的灵魂源于优雅的书籍。读书可以让人坚定信念,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智者真知灼见的积累。

        书中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记载着无数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比如从民国到改革开放的这段不平凡的岁月,不止一次的在各种作品中看到过,知道文化大革命中的戴高帽子,开批斗会等等的史实。但是在余华的《活着》《兄弟》作品中,让我真切的感受到那种真实的现场,尤其是红卫兵们手拿推子,给青年人推掉长头发,竟然因为反抗可以碰到人的劲动脉而导致人当场死亡,竟然还要殴打死者的父亲,导致被关的父亲受尽了他们种种的折磨,在得知儿子死亡,妻子疯走,最后手拿砖块把长长的铁钉,钉进了自己的脑袋而自杀身亡。这在当今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一幕幕,真正让我感受到了那段动荡的岁月,诸如此类的内容真的比看史书让人印象深刻。

        读书有时辛酸,有时激愤,有时痛苦,有时快乐,有时我们就那么不知不觉地情不自禁地牵挂起这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就这样,亦真亦幻、似远似近,阅读为生活又增添了别样的内容。我们不知不觉间,走进了自己情感的密林深处。

          书是生命的矿物质,她挺起了我们不屈的脊梁;书是人生的维生素,她迸发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书是生活的美容师,她赋予了我们青春的时光;书是最好的调味酒,她滋润了我们气质的芳香。感受生命的喜怒哀乐,咀嚼生活的酸甜苦辣,品味人生的悲欢离合,搏击命运的风霜雨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从书中得到的启迪、教诲、乐趣,是任何东西所不能替代的。  

   语文老师更应该多读书,做读书的种子,用知识熏陶学生,用人格感染学生,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让学生这颗颗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