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le算法

选自:www.cnblogs.com/wanpengcoder/p/5366156.html 

blog.csdn.net/yuan1125/article/details/51536490 

nagle算法为了解决福特汽车公司网络拥塞问题,问题描述为:如果应用程序一次产生一个字节的数据,该数据又以网络数据包的形式发送到远端服务器,就很容易造成网络过载,比如,当用户使用Telnet连接到远程服务器时,每一次击键操作就会产生1个字节数据,进而发送出去一个数据包,所以,在典型情况下,传送一个只拥有1个字节有效数据的数据包,却要发费40个字节长包头(即ip头20字节+tcp头20字节)的额外开销,这种有效载荷(payload)利用率极其低下的情况被统称之为糊涂窗口症候群(Silly Window Syndrome)。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对于轻负载的网络来说,可能还可以接受,但是对于重负载的网络而言,就极有可能承载不了而轻易的发生拥塞瘫痪。

该算法要求一个tcp连接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未完成的小分组,在该分组ack到达之前不能发送其他的小分组,tcp需要收集这些少量的分组,并在ack到来时以一个分组的方式发送出去;其中小分组的定义是小于MSS的任何分组;

延迟ACK好处:

(1) 避免糊涂窗口综合症;

(2) 发送数据的时候将ack捎带发送,不必单独发送ack;

(3) 如果延迟时间内有多个数据段到达,那么允许协议栈发送一个ack确认多个报文段;

关闭Nagle算法:

使用TCP套接字选项TCP_NODELAY可以关闭套接字选项;

如下场景考虑关闭Nagle算法:

(1) 对端不向本端发送数据,并且对延时比较敏感的操作;这种操作没法捎带ack;

(2) 如上写-写-读操作;对于此种情况,优先使用其他方式,而不是关闭Nagle算法:

--使用writev,而不是两次调用write,单个writev调用会使tcp输出一次而不是两次,只产生一个tcp分节,这是首选方法;

--把两次写操作的数据复制到单个缓冲区,然后对缓冲区调用一次write;

--关闭Nagle算法,调用write两次;有损于网络,通常不考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TCP/IP协议中,无论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同时,对方接收到数据,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
    Fern16阅读 4,023评论 0 0
  • 个人认为,Goodboy1881先生的TCP /IP 协议详解学习博客系列博客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学习笔记,这虽然只是...
    贰零壹柒_fc10阅读 10,469评论 0 8
  • 21.1 引言 TCP提供可靠的运输层。它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确认从另一端收到的数据。但数据和确认都有可能会丢失。T...
    张芳涛阅读 8,203评论 0 8
  • 1.这篇文章不是本人原创的,只是个人为了对这部分知识做一个整理和系统的输出而编辑成的,在此郑重地向本文所引用文章的...
    SOMCENT阅读 14,469评论 6 174
  • 20.1 引言 在第15章我们看到TFTP使用了停止等待协议。数据发送方在发送下一个数据块之前需要等待接收对已发送...
    张芳涛阅读 4,33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