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军阀广认“假子”:庙堂无父子,自欺欺人的把戏

朝代说(十七):掩耳盗铃响叮当。

在历史上,五代之军阀虽说能折腾,但是拉队伍、聚力量确实有几把刷子,不仅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策略,提高待遇那是必需的,然而,这终究属于物资方面,抓住人心才是最关键。怎么“抓”人心呢?那也是各有各的高招,在军阀界有个通行的凝聚人心的办法,那就是多认养子和义子,统称为“假子”。一般来说,军阀头领认了部下为养子、义子后,上下级之间就又多了层所谓的“亲情纽带”,行成了利益相同的攻守同盟。可见,这是一种高超务实手段。唐朝末年,当时的两大顶级军阀朱全忠和李茂贞,“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唐朝的庙堂之上是既恨又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他们的义子势力分布广、实力强。

​改名换姓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件大事情,但在五代时期极其普遍。凤翔、彰义节度使李茂贞手下将领中就有许多人改姓换名成为了他的义子。如他的手下将领李继徽“本姓杨,名崇本”,因为需要,他就改姓了“李”。同样,李继筠也是李茂贞的义子,骁勇善战,心狠手辣,深得其“干老子”的重用。李茂贞有名的义子,还有其手下的秦州节度使的李继崇、前为土匪头子后为义胜军节度使的温韬等。另一个五代枭雄晋王李克用在自己的队伍里也广认干儿子。“晋王克用多养军中壮士为子,宠遇如真子。”李克用像对亲儿子那样对待义子,所以,义子们给他打仗也很卖命。

​据载,晋王李克用一认义子就是一百多个。这些干儿子都是能打硬仗的角儿,干老子有势力掌大权的时候,几乎是指哪儿打哪儿,正可谓“上阵父子兵”。李克用积聚的实力为其后李存勗建立后唐奠定了基础,这与他利用了义子们的效劳不无关系。在认“假子”这件事情上,当时身处偏远地区的蜀主王建也不落后,认的干儿子也是一大把,一百二十多个功臣,都被蜀主王建认作义子。再者,“虽冒姓连名而不禁婚姻”,就是说,大家虽然都是同一个干老子,姓氏相同,但是干儿子们家族之间照样可以缔结姻亲。这也不奇怪,虽然都一个姓,其实并无任何血缘关系,自然不妨碍婚配。

​最终,五代时期其他如赵王王镕等,也都有数量不同的义子。但是这些义子的作用,不过也是自欺欺人的把戏,毕竟庙堂无父子,如李克用的一些义子们故意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其“假子”李存颢等挑拨李克用的弟弟反对李克用的儿子、晋王李存勗,从而谋反作乱。二赵王王镕最有名的义子叫王德明,本来名叫张文礼,为人勇猛而奸诈,在走投无路时他投靠王镕,认王镕为义父,按照惯例,他就改了姓名,取得了干老子的绝对信任,“悉以军事委之”,但是,他却演绎了一幕五代时期的经典的“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王德明长期谋划夺取赵国王位,当赵国内部不稳之时,王德明趁机造反杀了赵王王镕,这位对他有收留之恩的“义父”。

参考资料:《史林漫步》、《五代军阀大佬们的假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任何一段感情的开始与结束,都没有必要去追问原由,来的时候,源于偶然的美好与向往,去的时候,源于太多的必然与无奈.....
    一泓夜雨阅读 2,394评论 6 5
  • 大雾弥漫天仓皇, 草船借箭诸葛亮。 太阳普照尽退去, 十万羽箭史留芳。
    Jack2451阅读 780评论 0 0
  • 敬爱的李老师,智慧的班主任,亲爱的跃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沈阳鑫视界的李海波。 今天是我的日精进...
    俺是山里娃70阅读 1,488评论 0 0
  • 北京必去的几个景点 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相信是大家必须之地之一,这里的三月,杏花林区内花苞初放,暗香袭人,此时此景正...
    旅行者捌号阅读 3,418评论 1 2
  • 从小到大的读书经历中,经过了几个自己觉得颇为有趣的状态。来浅谈一下,也许你能从中发现相同的影子。 读书状态(一):...
    可可胡阅读 4,05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