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回顾是没有计划的基础上做的,所以没有对比。
事业
完成月计划中主动收入类型20个的收集,收集的原则类似头脑风暴,不评价、不下结论,至于筛选是下周的重点工作。这些点子一部分来源于网络搜索、一部分基于自己的需求启发出的、一部分是自己多年前一闪而过的念头。
个人成长
▶数字游民
在知乎搜索的时候看到“数字游民”这四个字,第一次接触觉得新鲜于是百度了一下,度娘这么说:
再进一步解释:所谓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基于互联网上的自由职业或者创业产生的收入来支持自己不受地点约束的生活和旅行。更通俗简单地说,就是边玩儿边工作,旅行赚钱两不误。(出自游民Jarod的网站:http://jarodise.com/definition/)
是不是挺诱人啊?“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又来敲打我的窗了,得嘞,老套路:关注公众号—做点小宣传—进群。在群里愣是被逼成潜水员,为啥?不是水性好,是听不懂(英文)看不懂(中文)。就为这一度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提升下英语水平,因为论英文的好处和重要性(此处省略5000字)……瞧,一不小心又跑偏了,还是回到我的年度目标上,先做起来再考虑做好的问题。不然最后的结果又是猴子掰包谷,掰一包丢一包。
加入这个群对我个人而言最明显的一个好处是能接触到不同的信息和思维,弱势是尚不具备产生共鸣的个人背景。但这种游民方式我觉得很赞!
▶牛人看啥
这是从马琦博士的朋友圈看到的一个学习群,为期一个月9.9元,4名老师每人负责一周,每天早七晚九的作主题分享,无讨论,因为整个群就是禁言制,估计为这好多人都憋坏了~
好处是可以做面式的信息拓宽,老师相当于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要深入的话自己顺着他的思路去下功夫就好,另外因为分享的老师不仅仅分享他从事的领域,也可以学习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比如上周我向分享的李亮老师请教了如何做一个陌生行业的调研和分析,李亮老师以及一位听课的小伙伴给我提供了一些网站可供查询行业信息。
不足之处是没看懂他们的营销策略,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群收费9.9,而针对4个老师分别建的讨论群收费99,十倍的价格,但是没看出至少在宣传方式上没体现出相匹配的价值来。比如:邀请的四位老师目前只分享了一位,其他三位未知的情况下学友如何作选择?收费的讨论群其价值在哪里未说明,例如核心人物将发挥什么作用、如何避免口水仗、学员的预期收获在哪些方面?我为什么愿意付99元进入讨论群?至少我是没进的,不知道推行效果如何。
▶罗振宇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
看这个其实就是为了看趋势,个人体会比较深刻的一些观点做了记录如下:
http://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8024216/notes/8196164
▶得到
得到订阅的两个频道:刘润5分钟商学院和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的都很匆忙,没有深度思考。下周要改进!
家庭
宝宝周岁生日party,大人很开心,宝宝很茫然:“到底发生了什么?”哈哈~~
开始做宝宝的成长记录,用的是无印良品的手账,后来一个记手账的朋友告诉我淘宝“趁早”小店也卖类似的手账。每年一本,等她18岁了,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
财务
用随手记建立一个“日常开支”的账本,老公我们两人一起记录日常收支状况,期待达到的目的是知道平时钱的来龙去脉,改善财务状况,学会理财。
但是,我深感自己给自己选了个老妈子的角色,天天碎碎念:“今天,你记了吗?”
今天看群里大家还在讨论关于自己帮助别人养成XX的习惯的期待要如何实现,我也觉得无助。我此前一直挺认同一个道理的,就是强拧的瓜不甜。如果这个 “他”自己没有需求的话,即使口头达成了共识,但内心是没有这种驱动力去改变的。所以思路是不是应该先沟通对方的需求,然后再做引导?有成功帮助他人养成某种习惯的欢迎来传授下经验。
社交
0
健康
0,原计划的跑步,HIIT都没做,就是懒,懒有千千万万个借口来打垮你!
休闲娱乐
0.特别想知道那些独自领娃的辣妈们如何在领娃的同时还能兼顾着事业、个人生活的平衡。我尽管不是一个人领娃,都觉得时间被占的满满的。
不足
糊涂账:没有记录时间的习惯,所以这些事情也没有确切的知道花了多少时间,价值时间占比如何。
不专心、注意力涣散。注意力很分散,很容易跑偏。
不知道怎么做下去。有的时候做着做着会怀疑,这样做真的能达到我想要要的目标吗?发现自己想的太多太杂的时候,停下来做了一下思路整理。可能这种情况不是一两次就完全治好的,不断改进不断自我督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