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很多条腿的章鱼哥今天要讲碎片化阅读啦。啥?谁是章鱼哥,诺:
章鱼哥有话说:
阅读的真谛:
①阅读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而是要学会发现所读是否为我们所熟悉,以我们为中心解决问题的过程。
②需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
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即: 在可以利用的时间内,以自己的理解的程度去阅读
碎片化阅读核心:概念学习,通过不断收集概念,然后将他们链接起来进行组合即可。
方法论
先收集,再整理。
收集
收集信息之后,将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用到的工具有:印象笔记(app)、萝卜书摘(app)等,在印象笔记中首先建立自己收集箱,看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往收集箱中丢,看书可以通过萝卜书摘,进行文字拍照转换分享,另外还可以自动识别书名和作者。
整理
方法
提炼、链接、融合
提炼:像探案一样寻找线索,收集提炼信息、概念。如看电影之后,回顾的时候就可以提炼:我能从此电影中获得什么?对我有什么用?除了感动能利用此电影什么?
链接:关联自己的经验。提炼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和自身产生关系,加上自己的标签和说明,最终为我所用。
融合: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
总之,找到内容,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然后,再经过加工,组合,创新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碎片化阅读的关键
具体怎么做呢?
步骤一
明确自己的碎片化时间
每天的时间都分:长时间段、每日固定时间、剩下的就是碎片化时间了。
长时间段:起床后到上班前,晚饭后到睡前
恒定时间:上下班乘坐的各类交通工具等
碎片时间:如:我的工作中项目正常开发与测试结果等待中,上下班地铁等待时间
知道了时间,那如何利用好呢?
①觉察到当前时间为零碎时间
②明白这些时间可以做什么,进而可以提前规划。如过年回家一般坐高铁都需要几个小时,如果提前预知和规划,就不会上车后漫无目的地刷着抖音了。
步骤二
学习资料的选择?
①对某个内容感兴趣
②自己待解决的问题
③材料阅读时间不超过当前碎片时间
④容易理解的非太逻辑的资料
显示中具体可用到的,如简书的热门、得到专栏、喜马拉雅的课程、关注的有价值的公众号等
步骤三
开始阅读。利用之前提炼、链接、融合的方法进行阅读。
开始的时候只需要提炼,之后才进行链接融合,最后分享。我们都知道无论收集到了多少碎片内容,如果不输出分享,就无法知道是否真的搞清楚这个知识点的。故而需多分享。
笔者的这篇文章是在下午看完了《洋葱阅读》碎片阅读之后输出的,先看完书,用银光笔提炼,用全能扫描王获取图片知识,再联系自己的一些实际整理,最终按照自己的逻辑创作出本文章。
是不是很简单?今天的分享到这里,欢迎留言一起探讨,也欢迎点个赞对文章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