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党的创新理论是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灯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遵循。近期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我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使命担当,现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以学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金钥匙”。通过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的二十大报告等文献,我深刻领悟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新时代教师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教学、渗透到学生成长全过程,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例如,在课程设计中,我尝试将“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等理论成果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增强“四个自信”。

二、以学促教,推动课堂革新

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红色基因,通过《沁园春·雪》《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课文,带领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班级管理中,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开展“责任担当”主题班会,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实践表明,当理论融入具体教学场景时,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显著提升。

三、以学正风,锤炼师德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更要涵养高尚师德。通过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师德专题教育等活动,我深刻反思了“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根本问题。我主动对标“四有”好老师标准,在关爱特殊学生、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持续改进,努力用自身言行传递“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力量。

四、以学促行,服务教育大局

当前,党和国家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通过参与“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研究、乡村教育帮扶等活动,我更加明确: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既要立足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又要着眼全局服务教育公平。

理论武装永无止境,育人使命永远在肩。我将继续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做到三个“始终坚持”:一是坚持终身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大思政课”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三是坚持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具体实践,努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