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心灵自由30天写作群第三期第七篇作业。
今天作业建议的主题是“主流教育和身心灵教育”。
由于时间仓促,昨天只有20分钟的写作时间,我尝试一下20分钟不停写会写出来什么样的东西。由于担心写不够500字(活动的要求),我飞快地写着,总是敲错字。写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是从飞快转动的脑子里出来的。脑子飞快,手的动作赶不上,所以就不停的敲错字,不停的改错字,导致更大的担心写不够字数,脑子转的更快,就像一个滚轴溜冰的初学者,两个轮滑鞋子时不时地碰在一起,踉踉跄跄,凑字完成了作业。
此刻的我,30分钟的冥想加瑜伽后,稳稳的坐在这里,心稳稳的,字稳稳的,我的身心就在此刻。我的心和我的手,就想完全咬合合适的两个齿轮,一个带动一个,在阳光明媚的窗前滚动。
看着今天的话题“主流教育和身心灵教育”,昨天的我和现在的我就好像是这个两种教育之间的对比。
主流教育中度过了21年,从小学到博士毕业。目标的设定,大目标:高上大学,论文通过,找到工作。小目标,考试排名第一,项目按时完成。目标清晰后,脑子的效率也是很高的,庆幸的是主流的教育大都只需要用脑就够了,逻辑思维,数学运算,按计划行事...... 。偶尔的,心会提提醒她的存在:“我受挫了”, “我焦虑了”,“我兴奋了”。我们的脑很快就来了:“再坚持一下,你很快就会成功。”“不要再兴奋了,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昨晚的20分钟好像浓缩了这种教育的精华:目标,20分钟500字。努力,努力,受挫,重来,再努力,成功完成......
而另一种教育:身心灵教育。说实话,在“身心灵”的后面加上“教育”两个字,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意识到它的重要。在当前追求急功近利的教育体系中,停下来,注意到你的身、心、灵,几乎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
我接触身心灵是几年前从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的那本书开始,中间读了很多书,《当下的力量》《新世界》《自我观察》《内在小孩》《婆娑世界》《与神对话》《爱是一切的答案》等等,还有一些视频、心灵成长的课。当然是因为生活中的功课,用我主流教育里所学的东西不能解决之后,到处寻找时才有机缘遇到身心灵。
后来还有幸开始学习和教授“共创式教练”- 特别注重教练者和被教练者的状态(being)、与当下共舞的教练技术,以及参加“共创式领导力”静修营 - 学习如何从自己,与他人,和场域的当下来创造。
最重要的是,这期间摆在我的面前的人生功课:职业困惑,亲子教育,让我有机会来实践这些成长议题。或者说,是这些功课把推向“身心灵”的“教育”。
以前听人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觉醒的人,开始有意识地在身心灵方面成长的人,一种是尚未觉醒的人。当时还不能够理解,甚至有点酸酸地想:“这是一个以身心灵修练前辈而自居的人。” 现在我却开始理解和认同这样的观点。
“身心灵”的教育,我现在的理解也很简单:对自己有意识,有觉察,活在当下,爱自己,向内看。我自己也是在路上,还继续在灵性方面做更多的探索。但就是这些听起来简单的事,也是每天在修炼之中。就比如,昨晚20分钟强迫自己写出500字,我有多在当下?当我开始对自己年后进入工作状态的缓慢开始评判自己时,我有多爱自己?当我对儿子拖延大发脾气的时候,我对自已的情绪和行为有多少的意识和觉察.......
这两种教育是不是矛盾呢?一个开始有身心灵成长的人是不是就要放弃“主流教育”所倡导的东西呢?一个爱自己的是不是就什么工作也不要做呢?是不是什么目标也不要定呢?对我而言,这两种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甚至是缺一不可的。
没有身心灵的成长和意识,有的人可能忙忙碌碌一生,追求外在的成功,成为别人认为她应该成为的人,没有跟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连接,这样的人生,真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不是会有种白活了的感觉呢?而现实生活里的各种问题,各种障碍,都是让我们成长的机会。就像是有着丑陋包装的礼物,打开包装,学习和成长了,就是一颗颗闪闪的钻石。
我想,最重要的是整合和平衡:
未来与当下的整合:有理想,有愿景,也脚踏实地,不焦虑结果会怎样,对未知和不确定充满好奇。
脑和心的整合:用心牵引,用脑去做。不用脑去比较、评判,从心出发去爱。
左脑与右脑的整合:既有目标,有计划,又要相信当下的直觉和感受。
身体和心灵的整合:身体总是在当下在此刻,聆听身体告诉你的信息,回到当下,觉察自己。
就像今天的写作时间里,就在当下,又完成了目标。
2017年2月8日上午11:30分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