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 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阶段儿童心理的进步是极为明显的,近年 瓣婴儿心理展开的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也充分显示和证明了这一点。
婴儿生理发展是指其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生长发育过程。 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婴儿的生理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婴儿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婴儿生理的发展一直是发展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近二三十年来,行为研究 技术、电生理技术,特别是微电极技术、脑化学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 应用,使我们对婴儿大脑形态和机能的发展、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以及生理 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嬰儿的生理发展
(一)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
人脑的结构和机能是统一的,结构决定机能,机能也影响结构。婴儿大 脑的形态发展直接影响、制约着其机能的发展,决定着其发展的速度。
1. 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
(1) 脑重与头围:
婴儿大脑从胚胎时期开始发育,出生时已重达350〜 400克,是成人脑重的25% (而这时体重只占成人体重的5%)。此后第一年 内脑重增长最快,6个月时已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 月时已达800〜900克体重; 24个月时增加到1 050〜1 150克(约占成人脑重 的75%); 36个月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此后发育速度变慢,15岁 时才达到成人水平。这些发展奔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阶段大脑内部结 构发育和成熟的情况,与大脑皮质面积的发展密切相关。
婴儿头围也存在类似的发展变化。刚出生时头围已达34厘米左右(约达 成人头围的60%); 12个月时达46〜47厘米; 24个月时达48〜49厘米;此 后增长速度变慢,10岁时才达52厘米。
新生儿如果头围过小(小于32厘米 或3岁后仍小于45厘米,又称小头畸形),则其大脑发育将受严重影响,智 力发育易出现障碍。
新生儿如果头围过大(超过37厘米, 又称巨头畸形),则表明婴儿患有脑积水或区脑畸形等脑部病变,必须尽快检查治疗。当然,有个别婴儿头围过大或过小纯粹是由体重过大或过小引起, 而不存在其他病因。
(2) 大脑皮质:
胎儿六七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具备。出生时脑细 胞已分化,细胞构筑区和层次分化已基本上完成,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脑岛已被邻近脑叶掩盖,脑内基本感觉运动通路已髓鞘化(白质除外)。
此后,婴儿皮质细胞迅速发展,层次扩展,神经元密度下降且相互分化, 突触装置日趋复杂化。到2岁时,脑及其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大脑。白质已基本髓鞘化,与灰质明显分开。其中,大脑的髓鞘 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整个皮质广度的变化与髓鞘 化程度密切相关。
2. 婴儿大脑的机能发展
上述婴儿脑的形态发展,为其脑机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促进其 整个心理的发展。
(1)脑电图:
脑电的变化常作为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证实, 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则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脑电活动开始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形成睡眠和觉醒的脑电图。
其中, 同步节律波a波常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新生儿在睡眠或向睡眠过渡时表 现出6次/秒的节律波群,而这种波被认为是a波的原型。这表明新生儿皮质 神经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熟的。
另外,在新生儿皮质投射区中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其中最成熟的是运动分析器投射的反应(已 与成人相似),而视觉投射区的诱发电位则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常表现为正负波 动,被认为是诱发电位早成分的表现)。诱发电位的早成分与信息的接收有关, 晚成分与信息的加工有关,这是两种皮质机制。晚成分(即信息加工机制)在 新生儿时期还不成熟,而通过两条通路接收信息的机制从出生时就起作用。
(皮质亦称大脑皮质,大脑皮质覆盖于大脑两半球的灰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由神经元、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构成。人类大脑皮质上有大量的皱起,称为回,回间的浅隙称为沟,深而宽的沟称为裂。沟回的面积增加了皮质的面积。大脑皮质表面分为五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边缘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在系统发生上出现较晚,称为新皮质,边缘叶发生较早,称为旧皮质。大脑皮质从外到内分为六层:分子层、外颗粒层、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节细胞层、多型细胞层,它们由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组成,其中颗粒细胞接受感觉信号,锥体细胞传递运动信息。)
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脑电逐渐皮质化,伴随 '产生皮质下的抑5〜12个月,外部刺激引起的诱发电位发生变化,如视觉诱发电位构型变得复杂化,潜伏期缩短。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逐渐成 |熟,主要变现为安静觉醒状态下脑电图上的主要节律的频率有较大提髙(达 f到7〜8次/秒'),脑电图的性质也复杂化,前中央部位出现高振幅缓慢波,p |波增加,觉醒状态下脑电图个体变异开始增大。
(大脑化,指随着人类的进化,脑特别是大脑的容积增加、形状发生变化,机能也显著提高的现象,也称脑化。灵长类脑发达,因大脑半球变大,在人类来说从外面已经看不见脑干部分。从化石的头盖骨,可以从形态上明显地观察到大脑化。大脑皮质增加,同时连结它们的神经纤维也极端复杂化,结果才有人类特有的思考,从手开始全身肌肉的精密和巧妙的运动,各种发达的感觉以及语言。大脑化不等同于脑的复杂化,相反大脑进化到极致,某种程度意味着脑的皮质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更加的快速及简单。关于脑的大小,最初的人类即猿人与大猩猩相等,原人为其2倍,旧人及新人约达3倍。从形状看从低平逐渐变成球形,前额部特别膨大。人类文化 的发达不可否认是与大脑化相平行的。)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照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婴儿刚出生时大脑两半球及其皮质尚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皮质兴奋还处于弥漫状态,因而只要触动新生儿身体任何部位都会引起其头、 手和足等的乱动。
此后,在婴儿脑的发展中速度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它们具有控制先天性反射和呼吸、消化、排泄等主要生物机能的作用。随着皮质的发展,婴儿的反射动作将越来越少,髙级智力活动进一步发展。
(3) 大脑单侧化:
婴儿大脑两半球不仅在解剖上而且在功能上也存在着差异。大脑单侧化就是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如对于多数右利手婴儿来说,其语言功能逐渐定位于左半球的过程就是一种单侧化进程。 有人认为大脑单侧化是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如刚出生时大脑两半球同时对语 言进行处理,以后右半球对说话声控制逐渐减弱,左半球逐渐显示其语言优 势。而越来越多的人则认为,婴儿大脑单侧化在发展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即自出生起,婴儿左右半球就分别控制着不同的机能。我们认为,这两种观 点均反映了婴儿大脑单侧化进程中的一些事实。事实上是,在新生儿阶段就 能观察到某种大脑单侧化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只表明两半球在功能上存在着 量的差异,并非质的区别。以后随着婴儿大脑的逐步发育成熟,这种单侧化 倾向逐渐发展,并最终导致两半球在功能上出现质的更大的差异。
3. 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婴儿脑的生长是一个恒定的过程,当其生长达到某 一特定水平后就不会再有变化。脑的生长决定了行为的变化。但现在人们发 现,婴儿大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婴儿后天接受的 对其身体及神经系统实施的刺激影响其大脑相应区域的生长。婴儿大脑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
(1) 婴儿的可塑性:
在生命早期,大脑的发展并不单纯是成熟程序的展开,而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两者结合的产物。婴儿脑的大小 和功能都受其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在突触形成处于高峰的时期,婴儿大脑 所受到的恰如其分的刺激对这一过程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 大量动物和人类婴儿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经验剥夺将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展 停滞甚至萎缩现象,并构成永久性伤害。早期营养不良(如胎儿期营养不足)也会对婴儿脑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使脑细胞发育不正常。
(2) 婴儿脑的修复性:
对婴儿脑损伤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在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的修复性。一般来讲,脑损伤是难以弥补的,其原因之一就是脑细胞的生长不同于身体其他细胞,一旦完成就不会再增殖。但是婴儿大脑可以通过 某种类似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一侧半球受损后,另一侧半球可能 会产生替代性功能。例如,5岁以前大脑任何一半球的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性的 语言功能的丧失,因为语言中枢可以很快地移向另半球,以克服言语障碍。
(二)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其正常值
婴儿生理发展过程是指其身体各部及各种器官、组织的辑构和机能的生 长发育过程。生长是指量的增加,如身长、体重和各器官的增长。发育是指 质的变化,如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分化、成熟等;由于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受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个体之间在身高、体重或他生理发展 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凭婴儿某一时期某一方面发展的过早或过晚, 就断定婴儿发育异常,只有连续、系统、综合地观察才能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下面一些图表所显示的各方面的发展正常值,也指的是大致的平均水平。
1. 体重
刚出生时,足月男婴体重为3. 3〜3. 4千克,足月女婴体重为3. 2〜3. 3千 克。在正常喂养情况下,到5个月时婴儿体重翻了 1倍,12个月时增加了 2倍, 此后速度放慢,到30个月时达出生时体重的4倍,即13千克左右。
2.身高
刚出生时,足月新生儿身高约为50厘米。其中,男婴比女婴略高,头胎 比第二、三胎略矮。婴儿身高没有体重增长的速度快,第一年内增长25厘 米,第二年内增长10厘米左右。研究发现,新生儿身髙与其成 年以后身高没有密切关系。
3.上下部量与胸围
自婴儿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为上部量;由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 的长度为下部量。上下部量的比值:婴儿刚出生时,男婴为1.64,女婴为 1.62; 1岁时,男婴为1.45,女婴为1.40; 2岁时,男婴为1.34;女婴 为 1.32。
胸围反映了婴儿身体形态与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婴儿刚出生时胸围比 头围小1〜2厘米,到18个月时才超过头围,之后胸围逐渐较大。
4.牙齿与骨骼发育
婴儿的牙齿,根据其位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切牙(门齿)、犬牙(尖 齿)和乳磨牙(臼齿)。婴儿乳牙在出生后6〜9个月开始生长。
婴儿骨骼发育很有规律。我们常用X光拍片检查婴儿腕骨骨化中心,以 了解其骨骼发育状况。将婴儿实际出现的骨化中心与正常标准相比,可得其 骨龄。这也有助于内分泌和其他一些疾病的诊断。一般来说,12个月时婴儿 腕骨已发育出头状骨和钩状骨,36个月时长出三角骨。13岁时才能全部完成 腕骨骨化过程。
婴儿的动作发展
婴儿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 的外在表现。婴儿动作发展有着严密细致的内在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存 在一定的常模,是一个复杂多变而又有规律可循的动态发展系统。
(一)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研究
一般认为,婴儿动作最早发生在新生儿期,其最初的无条件反射行为便 是“最早产生”的第一批动作。事实上,动作发生的时间应追溯到胎儿期。 胎儿期的胎动和一些反射活动才是“最早产生”的两种动作。研究发现,刚满2个月的胎儿便可利用头或臀的旋转,使身体弯曲离开刺激(这是最早的活动),3个月的胎儿已出现巴宾斯基反射和其他类似吸吮反射及抓握反射的活动。胎儿在5个月后逐渐获得了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和强直性颈反射等对其生命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的本能动作。
(巴宾斯基反射是新生儿反射的一种。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其大脚趾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的反应。
人类婴儿反射的一种强直性颈部反射,又名不对称颈紧张反射。这种反射,在出生后的数周内,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他的头会转向一侧,摆出击剑者的姿势,伸出他喜欢的那一边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臂和腿。他喜欢的那一边似乎可预示他以后的习惯用手。这种反射最早在28周时的胎儿身上发现,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消失,若继续存在,则为脑性病变。)
过去人们认为,新生儿软弱无能,其主要动作能力仅限于一些先天的反 射活动。但是近来研究发现:首先,新生儿阶段的反射活动有四十多种,常 见的就有二十多种,而不仅限于我们常说的那六七种;其次,新生儿还具有 躲避来物、够取物体和同步模仿与反应等动作能力。新生儿对迎面来的物体 有明显的躲避行为,如缩头、后仰、眨眼等,这已被普遍证实。但新生儿的 够物行为到底是视觉诱发(够物)行为还是视觉指导(够物)行为 呢?目前仍存在激烈的争论。关于新生儿对 成人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同步模仿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还只观察 到一些事实。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
婴儿动作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即行走动作的发展和手运用技能的 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心理学界对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进行了大 量的、大样本容量和大时间跨度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常模资料,并制订出 了许多著名的婴儿发展量表,如格塞尔发展量表、丹佛发展 筛选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西南小儿智能体格测定表,中国 “0〜3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査表”和中国儿童发展量表(0〜3岁)等。这些量表都从不同角度和程度上反映了婴儿动作发 展的整个过程。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动作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直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来,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和假说。 在当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普遍存在着“预先成熟”与“可能成熟”之争,即主要强调生理成熟与遗传密码指令对个体心理发展 的重要作用,对结构(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完善)和机能(心理的发展)之间 的关系产生争论,并导致对动作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助长”与“诱 导”的不同理解。
我们认为,对于动作与婴儿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应进行 动态的、细致的、发展性的分析,而不能简单地、静态地一言而概之。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从心理的起源与发展来看,动作对于个 体早期心理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看,认识并不源于个体与生 倶来的简单感知觉,而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只能是动作。主体要认识客观外界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 相互改变。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取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 经验;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得社会经验,认识人的主观 世界。从个体智力的最初表现式一感知运动智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动作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4.5 个月至9或10个月),婴儿开始对自己动作所导致的结果感兴趣,并会为自己感兴趣的结果重现而重复相应动作,表明个体行为的“手段”与“目的” 开始分化,智力的最初形式——感知运动智力始见端倪。在范型之间、手段 与目的之间的协调阶段(9或10个月至11或12个月),动作作为个体实现目的之手段的功用性进一步明确,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已有动作范|型开始可以组合起来以达到新的目的。随后,婴儿能够通过偶然的尝试发现新的动作方式(11或12个月至18个月),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对客观外 界的最初认识。由此可见,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生过程中,动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 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心理发展初期,外显动作是婴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工具,向客体施加动作,并根据动作的结果进一步 调整动作方式是婴儿认识客体的基本途径。随着婴儿与客观外界进行有效交 往的动作不断丰富、复杂、熟练化,到18〜24个月,婴儿开始形成心理表征 能力,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动作及客观事物进行内部表征,开始了心理的内化 过程。此时,婴儿可以通过在头脑中组合动作范型来构成达到目的的新动作, 而不需要外显的试误动作。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此时婴儿在解决问题时 无需完全依赖外显的试误动作,但是动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这一 方面是由于婴儿内部心理活动得以进行的工具是动作性再现表象,即婴儿是 通过动作组织、再现外界事物的特征和过去经验的,另一方面,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当面临新问题时,婴儿仍然需要求助于外显动作,通过与客体直接 的相互作用解决问题、扩展认识。可见,动作是个体心理不断内化的基础, 并为个体内化的心理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使个体心理的内化过程得以持续 进行。
最后,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a各个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来 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 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 方面。
(1)动作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动作不断练习、丰富、提髙, 可以促进大脑在结构上的完善,从而为个体早期心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动作使个体对外部世界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并使感知觉精确化。
(3)动作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
动作既可以促使个体认知结 构的内涵不断充实,还可以通过提供新经验来引起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 环境刺激间的冲突、不协调,为打破原有认知结构并促其向新结构转换提供 了现实的可能性。
(4)动作改变着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 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这既促进了个体自主性、 独立性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进而对个体的情 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等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