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体系让您学习效率加倍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知识付费时代,对学习的认知,早已超越上课刷题考试的范围,但仿佛又走入一个新的误区,认为走路顺便听了一个电子书就是学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学习呢?怎么样才能成为高效率高输出的学霸呢?

    今日文章我们就来谈谈学习这个终身话题。



一,学习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学习是经由练习而产生持久性行为改变的历程。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解释学习,首先学习是需要练习的,练习就意味着不断的重复,需要付出,更多的情况需要克服一些包括主观和客观的困难。并且这样的练习引起了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一旦发生具备较持久的特性。

    从狭义上说,学习能够引起行为的改善和提升。阅读、听讲、研究、探索、思考、分享、实验和实践都是学习的途径。

    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我们的定义都在说行为的改变,但通常我们谈到学习,必然会想到的是知识,那么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们探索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总合,是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的成果,当知识不断的使用运用,就变成了习惯、技能,当某一种技能继续可以练习就能扎根意识,自动化的动作,像与生俱来的能力。

  很多情况下,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是一次能读懂的。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读全,从头读到尾,有全面的框架掌握,再脑补与我们联系密切的案列,将旧的经验与新的知识联系起来。



二,构建主义

  说到学习,不得不谈的人物就是德国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个智慧反应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认知的构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新信息意义的构建,再一个是对原信息的改变与重组。认知发展的过程分为同化、顺应和平衡。同化,可以理解为量变的积累,像我们把衣服放进衣柜里,不需要改变衣柜的结构,只需要将衣服叠好放进去,就可以了。但是当我们放入得东西尺寸和形状与原来的柜子不适用,我们需要改变柜子的结构才能放进去,拆掉柜子并重新组装的过程就叫做顺应。通过同化和顺应,人的认知在不断的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就是平衡。换句话说,平衡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是将一切融会贯通后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融合平衡,如此往复。



三、有效利用大脑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个版块我们将从三位一体、左右脑分工和眼脑反应三个方面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大脑。了解它,才能更好的利用它。

1.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这个概念是由保罗·麦克李恩提出的,他根据在进化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人类大脑分成“爬行动物脑”、“边缘系统”和“新皮质”三大部分。爬虫脑演化是为了生存,其控制生命基本功能,如心跳、呼吸、打架、逃命、喂食和繁殖等功能。边缘系统,又被称为“哺乳脑”、“情绪脑”、“间脑”,人体的哺乳脑,和所有哺乳类的大脑,在本质上并无二致,包含感觉和情绪,拥有玩乐的欲望,也是母性的来源。这一层大脑用来生成各种情绪,包括最基本的恐惧、兴奋等等,这样的情绪,实际上是对各种外部刺激的高级综合反应,感受到危险要产生恐惧,以便迅速逃离;新皮层也叫“新脑”、“理性脑”、“皮质脑”,人类大脑中,新皮层占据了整个脑容量的三分之二,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左右脑。

2.左右脑分工

左右脑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概念了。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并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

3.眼脑反应

眼脑反应指得就是眼睛和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加工的速度。

一般人看东西时都是眼睛看——嘴巴念——耳朵听——头脑想,这样一个过程,由视觉中心传至语言中心,然后传至听觉中心,再由听觉中心传到大脑才进行信息加工。而我们的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我们可以由眼睛识别信息并直接传递到大脑,直接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缩短反映过程,眼睛看到的信息直接输入到大脑,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四、升级思维系统

    运用思维导图,将新旧知识经过同化和顺应,构建知识体系,可以将学习的效率倍速提升。

    主要分为两个大方面,一是知识呈现,二是理解运用。

    我们在通读一遍后,绘制初步框架的思维导图,呈现原意,再提取关键词,将新旧知识做一个连接,用自己的理解重塑知识结构,绘制思维导图,形成系统。这是编码储存的过程。导图完成后,根据导图进行再认再现,从关键词的点扩充体量到系统的面,是知识的输出,运用的过程。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知识也不是招手即来,再有效率的学习,也是需要刻意的练习,方法让我们事半功倍,但路一定还是一步步走,学会了更好的方法,就一定要配合行动,在有效的时间,创造更大的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512评论 9 54
  • 节选自《活的明白》 R:(Reading,阅读一个原文片段) 我趁热打铁,说道:“所以,不仅要有清晰的目标,还要把...
    予含阅读 1,657评论 0 1
  •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
    小琳琳阅读 4,328评论 2 5
  • 【唐多令】 烟雨织成愁,百花落柳洲。 叹朝夕、不忍回眸。 难耐黄昏灯暗陋,那年月,上心头。 离索是深秋,香消付水流...
    寒山艸木阅读 2,890评论 0 5
  • 创建分支:$ git branch dev //创建dev分支 切换分支:$ git checkout dev ...
    afander阅读 3,5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