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惬意,最美不过酷暑清风,寒冬暖阳;今日阳光甚好,采油院内小摊铺一碗蛋炒面午饭之后,剩余时间就是懒懒地在未名园小坐,晒太阳;2560年前,也是这般正午,40岁的孔子享受着春秋战国的阳光;这一年,他若有所思,仕途无望,报国无门,纵有宏才大略也无济于事,人生何去何从?他就在这一年,开悟。
时间刻度显示为2013年11月12日。
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习》课题中,我讲到人生进步论,其中有个题目就叫开悟。很多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贵人相助”,仿佛职场官场的晋升进步,完全依赖于上司提拔。这话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但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中国武侠小说中常见桥段:一懵懂少年走在街上,突然遭遇绝世高人,说小孩儿,我看你骨骼清秀,天赋异禀,将来必成大器,老夫我且助你一把,于是背后猛击一掌,打通任督二脉,输入百年功力,遂成就一代宗师。
武侠小说,也被称为中国版的成人童话,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期望有这么一次奇遇,期望有一位高人出现,帮助我们打通固化的社会阶层,实现人生逆袭。我也常常做这样的梦,之所以热爱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就是源于内心的这个念想。
问题随之而来,第一,当世是否还有那绝世高人?第二,你所处的社会基层,生存环境,能否接触到这样的绝世高人?第三,纵使有那绝世高人存在,他是否愿意出手相助,替你打通任督二脉,输入他老人家的百年功力?好吧,还有第四点,假设走了狗屎运,遇到瞎眼的绝世高人,肯出手助你打通任督二脉输入百年功力,结果如何呢?结果可能是你非但做不成一代宗师,反而经脉寸断,七窍流血而死。
为什么?因为你根本不具备那福报和慧根。就好比一个三岁孩童身子骨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却要猛然背负千钧重担,不吐血而死才怪。
排除掉遭遇绝世高人的可能性,人生成长就只剩下一条通道,那就是寻找人生的《葵花宝典》。
《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从小随父母习武,童子功也是颇有些功底的。一日听闻家中藏有一册武功秘笈名曰《辟邪剑法》,于是不顾父母反对偷偷找来。翻开扉页,见一行字“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这哥们也就真信了,也就真放弃如花似玉的美女岳灵珊,挥刀断了自己的尘根。
结果怎样?结果是林平之的武功迅速得到提升,迅速步入当世武林高手行列。
很多人笑话林平之,以为他是金庸先生笔下的反面教材,为博得天下武功第一的虚名,搞得自己不男不女。我却不以为然,觉得林平之是英雄人物。
人生就如林平之,不舍不得,不破不立。你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哪里能得到天下绝世武功?
寻到一本人生的《辟邪剑法》也罢,《葵花宝典》也罢,遂自绝尘根,自断后路,以决绝之心做决绝之事,置于死地而后生,如林平之与岳不群,舍得万般红尘眷恋,忍得人讥讽嗤笑,方能他日笑傲于江湖。
人生能哪里有什么绝世高人的鼎力相助,只能寻一本《葵花宝典》断了后路苦练修行。
《论语》就是我此生的《葵花宝典》,我愿意为它自断尘根,它才会助我笑傲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