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无事,带娃去逛逛家附近的商场。
商场一角,一个书摊攥住了我的目光。那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商户,似乎是商场为了短期租金而临时租出的一片区域。
十平左右的摊位里,堆放着各类图书,大多都是小说。摊位上方挂着一块KT板,上面印着:“图书论斤卖,22元一斤。”收银台边上放着一台电子秤,就是菜场里经常见到的那种。
店里只有一位女店员,戴着口罩,看不清长相。我向她确认了下:“全场都是22元一斤?”
她点点头,没有多说。
我扫了眼书摊,从左到右依次是当代小说、成功学、网络小说和少儿读物。所有的书都有透明塑料纸的外包装,尚未拆封。在商场的灯光下,塑封反射着光,显得挺括而崭新。
我想可能是哪家书店不做了,清库存吧。
我挑选了三本小说,余华的《活着》、《河边的错误》,还有一本莫言的《晚熟的人》。我本以为可能就两斤左右。
终究是缺乏了生活经验,最终重量两斤九两左右,店员向我收了六十多块。
虽然比我预计的重,但算了下折扣在四折左右,觉得还是小赚,马上就扫码付了款。
提着书继续逛,心里却隐隐觉得有点蹊跷。一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撕开了塑封。
指腹划过封面,那“崭新”的触感之下,是纸张的单薄与廉价。再细看,封面的字体边缘似乎也渗出模糊的重影。
我将三本书在书桌上并排放下,它们沉默着,那份刚被秤出的价值,此刻在手中仿佛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