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家庭教育差异之换体育老师风波

家有二宝,就像同时经营着两家画风截然不同的公司:一家是随性创作的“抽象派”,一家是精密运行的“科技派”。老大做事全凭灵感,写个作业如同多动症附体,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找猫,我和她沟通前得先含一颗保心丸,日日活在“催催催”BGM中。而老二,简直是人类高质量幼崽,每天精准执行计划,作业在校清空,回家就埋头搞手工,仿佛下一秒就要申请专利。

最近,弟弟班上新来了位体育老师。之前的年轻男老师是他的“零食共享伙伴”,一朝换成严厉的资深女教师,小家伙一度情绪低迷。谁知姐姐一听名字直接欢呼:“哇!是孙老师!我当年的体育导师!超级严格——但也超级厉害!”

弟弟眼睛“叮”地一下就亮了,仿佛找到了组织。两人居然就着这位老师热聊半小时,从上课规矩聊到跳绳秘诀,弟弟迅速调整心态,还在新老师手下混得风生水起——因为跳绳成绩优异,被封为“跳绳小老师”。

这位小官迷从此有了新KPI: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上有没有同学求救:“教我跳绳!求带飞!”他一边积极助人,一边又暗搓搓担心被反超,每晚拉着我当特邀观众,独自刻苦加练,还不忘用眼神疯狂暗示:“妈,该鼓掌了!”

直到某天,我八卦之心熊熊燃烧,悄咪咪建议他:“你去问问孙老师,还记不记得你那个非同凡响的姐姐呀?”结果这孩子真去问了。下课回来他一脸认真地汇报:“老师说,看到我名字就想起姐姐了——”然后顿了顿,“她说:‘你姐姐啊,可真是一个调皮的学生呢!’”

我和姐姐对视一眼,同时爆笑。果然,每一个严师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你家人贡献过的传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