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台上慷慨陈词,台下数百人昏昏欲睡。倒不是真的懒得听他说话,而是他实在是只会老调重弹。
突然,他提高了嗓门说:“如果我早点知道你搞出这个成绩,我肯定开你!”听到这,大伙齐刷刷的将头抬起来看向台上。结果并没有搞清校长口中的“你”到底是谁,于是又将头低了下去。当然,就连这“我肯定要开你”也早已不是什么新词了。
作为每月一次的教师大会,主题几乎从来不变。尤其是作为一所民营学校,除了招生和成绩谈其他的也都是侈谈。
眼下的国内时局虽不敢说实现了优生,至少是做到了少生。因为这少生,不少民营学校都陷入了招生荒,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受到严格限制的背景下。
因此,大会一开始就从发奖开始。
本次大会一共表彰了三位老师。很显然这是领导层临时决定的,毕竟上个月才表彰了几十位老师。
第一位是校内小学直升初中的班主任,由于他在今年的直升工作中交出了 76% 的直升率,学校奖励了他 2000 元。
2000 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激励。可两千实在很难激励到什么人,大家反而对 2000 这个数字表示不屑,因为要得到这 2000 元,所要付出的努力可是没有上限的。
第二位和第三位是本次在区联考中所带班级获得前三的老师,分别得到 2000 和 3000 元奖励。不仅如此,学校还补发了这两个老师因上年度所带成绩不理想而被扣除的考核工资。这可谓是收获人心的有效之举。毕竟,扣钱不是真扣,等于是暂扣,只要有进步,不只补齐还奖励,这怎么能不让大家觉得实在是用心良苦呢?
发完了钱,就开始大扯其蛋来了。
首先是谈理想与爱。理想自然是教育理想,爱便是关爱学生。一面是对老师执行末位淘汰,一面是让老师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去爱;一面是开会即恫吓老师,一面又要求老师热爱教育;一面是自己用小恩小惠,一面渴望你无私奉献……
一个个“领导”回顾自己的业绩,畅谈读书改变命运,号召大家高歌猛进。既打鸡血,又亮利剑,也就是说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他们渴望的是将学校打造成明星学校,人人趋之若鹜的学校。
这,当然没有问题。可是,矛盾点在哪儿?在于学校和老师的所有压力都必须转化到学生身上,最终才能发生效力。
现在的学生承载的实在太多了。交着高昂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吃着远不值那个价钱和品质的饭菜,听着无聊的课程,看着枯燥的课本,做着无望的试卷,披星戴月,年复一年的过着毫无生机的生活,两眼无神,周身疲倦,灵魂空荡……吊诡的是,有人相信这群人离开学校就会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的栋梁,以至于渴望这样的学生做出惊天动地的创新事业?我实在不能理解,一群刻板、没有思想和只能靠着耍手段、拍马屁的老师,能教出什么高尚的学生?
眼下,再明白不过了。从小到大读书,从大到死工作,工作是为了活着,但现在看来活着也只是为了工作。我们忙忙碌碌,不独是学生,老师亦复如是。
过去的一年,学校前前后后辞退了不下 60 位老师,而现在“优化”是学校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为了服务于把成绩打造出来的主线任务。高中老师早晨六点半已经在班级看早自习了,学生还得一律站着读。白天一共有九节课,晚自习上到十点半。下了晚自习后,班主任还要去寝室查寝,最迟至凌晨后方能回家。在这个过程中,谁体贴老师,谁又体贴学生呢?
而家长更是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的好手。他们个个都像是校长,都急着批判老师和学生,无论怎么做他们都觉得还不够,提建议的提建议,搞批斗的搞批斗。整个教育界,根本就没有人在做教育,都不过是在生产商品。制造商,供应商和消费者全在用心良苦的“工作”。
可怕的是商品不仅仅是商品,商品本身还是消费者,还是劳工。一个学生和一个老师看上去一个在教书一个在学习,但其实一个是棋子,一个是跳板,但归根结底都不过是资本家的进身之阶。
我们这位校长你说他懂教育吗?
接管学校两年来无数次讲话可以汇总为简单的两个点,那就是一手是大棒,一手是奶糖。
作为管理者,他只不过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雷厉风行的“优化”,所有成绩上不来的老师,唱反调的老师统统滚蛋。只要成绩可观,一味迎合的老师,不是晋升便是发钱。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很帮会化,根本谈不上教育。耍狠和激励是有效的办法,但却又根本够不上方法。
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学不好,就将其开除可以否?如果一个学生每次考试都很优异或有进步,便给他发钱可以否?如果可以,那我想人人都是“好”老师吧?
可问题是这可能吗?有任何一个教育管理者胆敢同意这个方案?相反,他们要求老师对学生要无条件的爱护与抚育,等到了老师这一边就变得极其残忍。一两年内,我看着一个个从教十余年的老师抹着泪离开,甚至不少人至今还待业在家中找不到工作。
而那些每天拿着学校的奖励,对学校感恩戴德的老师呢?回到学生那里,立刻成为“魔鬼”,他们的教育方式即是简单粗暴的呵斥与恐吓,高压与内卷。这就像有人偷了我的自行车,我便去街上偷一辆自行车一样,所有的重量最后的承载者永远是基层。
无论校长说什么,无论领导说什么,他们那些威逼和利诱背后的真面目不过都是在强调“只有你们努力拼搏,我才能名利双收”。这就像只有工人拼命,老板才能换新的兰博基尼一样。
虽然我是一名老师,但我厌恶这样的教育。
虽然我无比在乎成绩,但我也没有那么在乎!
虽然我需要一份工作,但我绝不愿以恶牟利!
……
虽然,我很清楚这教育看上去富丽堂皇,但本质仍是吃人的盛宴。
虽然我想坐到校长的对面,和他谈有关人和生命的尊严,但他一定会觉得我不过是一个被优化之网漏掉的 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