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酸”,多快乐

这些天仿佛突然开窍一般,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的人是有一些共同的特质的。通常来说,越是成功的人,脾气越好,因为自身的底气够硬,看的也比别人远,所以很少会因为眼前的小事或者“小人”而叽叽歪歪。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的这句话,翻译过来是:“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君子的,甚至一些看起来很有地位的“成功人士”中,也不乏那些“长戚戚”的人。能够做到如君子一般坦荡的人,在“做人”这件事上,首先就是成功人士了。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成就的,通常就是世人皆认可的大成就。

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内心所向往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磕磕绊绊再正常不过。有的人哀愁抱怨,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坚持奋起直追。成功的人,都是最后一种人。因为情绪的泛滥,除了释放内心的压力,对事情的实际进展其实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产生倒退的反效果,把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越挫越勇,永不气馁的人,是很强大的。他们不会被各种困难影响情绪,只想着怎样改善——要完善自己的点太多,也没时间产生其他多余的情绪。

反之,容易气馁、经常抱怨的人,会陷入一个死循环——抱怨世界、抱怨他人,总之除了自己,其他都是错的。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仅没办法获得自身的进步,还会因为抱怨让外界对自己的印象更差。坦白的说,我就属于这一类人,所以至今不算成功,也经常不快乐。但好在我习惯思考,并终于思考出了结果,然后豁然开朗,做出改变。

过去由于自负,我有很多错误的习惯,除了爱抱怨之外,还总想当然的觉得“我都已经怎样怎样了,别人却没有怎样怎样”;或者是“别人都如何如何了,我却没有如何如何”。总是会“酸”。这个“酸”可以理解为,嫉妒、不满,不论自身如何,总是要计较一下各种事物的“不公平”,总是把周围的人都设想成“假想敌”,把不成功的原因推向外部。

有一句话说得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很开心自己能在这样的一段时间想明白过去的自己有哪些问题,毕竟很多问题,不是别人能够方便指出来的,只有自我反省,才可能有所改善。

想明白容易,想明白并做到,才算真的“顿悟”。希望今后的自己,摒弃这“长戚戚”的坏习惯,去除性格中的“酸”,坦荡快乐,踏实努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