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阶段性分析

关于早起,我们往往会把它与“坚持”联系起来,往往会认为早起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但事实果真如此?

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我们的精力往往是有限的,若是每天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早起这件事上,且早起似乎看起来并没有任何产出,那我们这又是在做什么?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我们还有必要进行早起这样一个行为吗?

显然,我们所理解的早起是有问题的。上次提到过,早起并非比别人多了好几个小时,而在于早起的这段时间无人打扰、精力充沛,因而可以用来完成很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而很多人还未达到这个阶段,便自认为自己看透了早起的本质,认为早起无用。还有很多人早起,是因为早起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早起之后一定要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我起来得好早,而我们仔细观察,有这种行为的人往往是小白级别的早起者。做一件事 是为了找存在感、为了炫耀,而不是真正为了做事。而这种人往往很难一直早起,不到三个月便会放弃。

那么问题便来了,早起的最终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又需要经过哪些阶段才能到达最终状态。

我所畅想的最终状态,是我们到点睡觉到点起床,会把早起这段黄金时间用来做对自己来说很具有挑战性但又很重要的事情。比如说,我之前一直希望学好英语,但往往这一天若是有其他事情,便会耽误,久而久之,便不了了之;再比如说,我之前一直希望每天锻炼,但若是这一天有什么事耽误了,便会产生懈怠,最终依然不了了之。

而此时,若是我们习惯了早起,我们便可以把这些事情放在早上来做,放在这个固定的、无人打扰的时间段来做。我们可以每天起床之后,学习一个小时的英语,然后再开始做其他的事情,如此循环往复。

很显然,对于一个小白级别的早起者来说,实现这个状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小白级别的早起者是:早起依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如此,我们便可以分析出,我们需要完成三个阶段的跨越。

一,从早起需要精力到不需要精力;

二,从不知道早起可以做什么到发现早起之后做事的规律;

三,从发现规律到做任何对自己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第一个阶段,早起是需要我们花费精力的,这个阶段是习惯的养成,是去可以了解我们的身体,并让我们的身体养成一个早起的习惯。之后的,不管是第二阶段还是第三阶段,早起算是一个常态,不需要花费精力,甚至若是晚起了一天,反倒自己有些不适应。

同时,我们目前需要做的,是弄清楚自己所处的阶段,并根据这个阶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度过这个阶段。比如说,第一阶段,基本无可见的成果,因而我们可以记录早起这个过程、记录身体的状态,记录的过程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愉悦,会让我们认为我们因为早起这个行为收获了很多。

当然,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同样有它的特点和应对的方法,比如第二阶段,我们需要记录的不是早起这个过程,而是早起做事的状态,总结出自己早起这段时间适合做哪些事、不适合做哪些事,哪些事必须要在早起之后这段时间完成,哪些事又不是。

如此,我们便可以慢慢养成早起这个习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