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想不到,
会在将近十年之后,再次开始听起vae。
2009年。
走在大街上第一次听到《有何不可》的时候,就惊叹于怎么会有人能把夏天唱得那么动听,就像烈日下刚拿出冰柜还冒着冷气的冰激凌那种感觉。
后来,慢慢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听你的歌,身边似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vae。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手机,但mp3里全都是你的歌。
下了课,一人一边耳机,就可以静静地坐好久。
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我愿意将格洛米借给你,你其实明白我心意。”的格洛米是你的宠物狗,只觉得这名字真好听。
不知不觉中,我竟然变得熟悉你很多的歌,也能自然地记住很多很多的歌词。
直到初三毕业,整一个初中时代听得最多的应该就是vae了。
特别是2009《自定义》到2010《寻雾启示》的那两年,很神奇,我们的耳机里装满的全都是你的声音。
那种初见《有何不可》的心动,而后轻抚《星座书上》的淡淡悲伤,还有那未听得懂的《半城烟沙》的苦涩味道,或许就像一片《粉色信笺》滑落在我们青春刚开始的页面。
2011年。
我开始上高中了,身边越来越少人会提起vae,每当说起来大家就说——对啊,他当时超火的,我们都喜欢听他的歌。
恩,大家都说喜欢,不过加了当时两个字,似乎你已经变成了过去式。
后来我开始喜欢苏打绿,慢慢连我自己也忘了那个曾经那么喜欢到以为会一直听下去的歌手。
2011年《苏格拉没有底》,我的生活也慢慢没有了你。
2014年。
那一年认识了一位资深松鼠,她似乎是我认识的人里唯一一个一直喜欢着vae的人。
然后又从她的世界里了解到更多和以往印象中变得不同的你,还有已经离开的格洛米。
但没有了往日的热忱,还是没有过多关注,只知道原来你一直都在唱。
2018年。
直到网易云的一首日推,一开口就让人熟悉的感觉,让我忍不住翻起你的微博,开始补课。
我才了解到,你不再只是过去那个有态度但青涩的vae,有些网友们称呼你为“许怼怼”。
你仍然用自己的歌声词曲表达着自己的态度,不过关注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起来,思考的问题也变得更有深度更有意义一些。
一张《寻宝游戏》里暗藏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宝藏,《老古董》里透露出来的价值观,《大千世界》诉说着更加广阔的思考,《艺术家们》你终于不再隐晦地讽刺。
不随波逐流,依旧一腔热血。
突然间就觉得,你和以前被定义的网络歌手是根本不同的,更不能用现在的“网红”来描述,你是和我们一同成长起来的。
只有一同成长,20几岁的我才有可能再次听到你现在的歌时,还能有像当时10几岁的我听到《自定义》时一样的感觉,任何一方如果是滞留不前的,那就不会有再次重新认识的可能。
所以说,好神奇,再次欢迎你,《如约而至》我长大了一点的青春。
承蒙时间洗礼,我又开始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