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1.0:工业化时代,以产品为核心的营销。
营销2.0: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出现大量以品牌为核心的公司。
营销3.0:以价值观驱动的营销。以人为本。
营销4.0:以大数据、社群、分享、价值观为基础的营销。注重企业与消费者的积极互动。让消费者更多参与到营销价值的创造。
最终要满足的是:人类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马斯洛需求的顶端
营销,不是一项职能,而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市场战略。
第一部分:营销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1章:向客户群的权力转移
从独享到包容,从垂直到水平,从个性到社会化
总结:水平,包容,社会性
1.包容:
从宏观:七国集团G7到G20,共同解决金融危机。
经济话语权变得更为分散。
从微观:大国的创新能力在下降,大企业接纳小企业,收购小企业,吸收新思想,为自身添加武器
经济影响政治,大国的军事实力,逐渐被经济援助,外交手段等“软手腕”代替。
特权化正在逐渐模糊,“拼多多”就是最好的例子。
企业间,国家间,人与人之间,都在努力寻求合作共赢。并将对方的成功经验本土化引进,学习成功精华。
从微观:人类也在逐步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人。
社会包容,不是相似,而是合而不同。
2.社会化:
公关、口碑、分享的传播力量比广告更有营销力量。
从个人喜好,到社会从众心理。
3.水平:
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依赖外部资源提供想法,比如市场提供创意,企业将创意商业化。
协同市场,互利共赢。
从“爆款”向“长尾”倾斜,或者说“长尾爆款”更合适。
第2章:连同用户群营销的悖论
总结:营销与悖论
1.线上与线下:联合共存
2.用户信息丰富与注意力分散:并不相悖
——信息爆炸,用户注意力只有5秒,提升注意力,构建社群对话是关键。
3.批评者与拥护者:联合共存
——有矛盾、有冲突,品牌才有流量
第3章:有影响力的消费群体
总结:年轻人、女性、互联网原住民
1.年轻人:敢尝试,敢推荐,敢变革
2.女性:信息收集者,大局观购物者,家庭管家,财政部长,采购主管,资产主管综合体
3.互联网原住民:社会润滑剂,分享者,传播者,传道士
第4章:数字经济的营销4.0是什么样的
总结:从传统向数字经济转变
社群用户:自我定位,成群儿,不容易受垃圾信息和广告的影响。
传统品牌定义:名字、标志、标语,产品,服务一系列内容的组合。
数字经济的品牌:连接企业方方面面,是企业战略的平台。是赢得用户心意,最具说服力的承诺。
如今,品牌要做差异化定位。
售卖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是企业方来控制。
商业化4C:共同创造、通货、公共活动、对话
白话翻译:个性化定制、动态定价、口碑营销和分享经济。
第二部分:数字经济中营销的新框架
第5章:新的用户购买路径
总结:了解、吸引、询问、行动、拥护
营销4.0本质:让顾客从了解到拥护品牌。
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这种目标:
1.外部——广告、营销、销售、客服、品牌活动——现在一般采用“社区营销”的方式更好影响——营销重点:互动活动
2.他人——亲朋好友、网友评论——占比66%,比如现在的“网红直播带货”——营销重点:社区营销活动
3.自我——个人了解、个人体验、个人偏好——营销重点:售后服务
第6章:营销生产力指标
总结:购买行动率和品牌推荐率
增加营销生产力——提升品牌认知度——引发客户间对话
客户间对话=杠杆=债务
债务带来杠杆,企业状况好,杠杆扩大盈利;企业状况差,杠杆扩大亏损。
品牌的“生死”完全落在用户手中。
企业如何做避免高杠杆?
——1.是不是进行广告宣传活动。
——2.改善5A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触点体验。了解、吸引、问询、行动、拥护
(如上图6-5)
第7章:产业原型和最佳的营销手段
总结:四大产业原型和特征
另外:同一个品类的品牌推荐值的大小和范围可以指导营销手段:
BAR高:有口碑作用
BAR低:无口碑作用
BAR范围宽:有市场主导品牌
BAR范围低:没市场主导品牌
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品牌营销管理策略:品牌管理、渠道管理、服务管理、销售管理
第三部分:策略营销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
第8章:以人为本的营销,提高品牌吸引力
总结:把品牌赋予人的个性
第9章:品牌内容营销,引发好奇心
总结:用内容开展对话
第10章:多渠道营销,实现品牌承诺
总结:整合最佳的线上线下渠道
第11章:互动营销,赢得品牌亲和力
总结:移动社交软件、CRM(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游戏化,增强用户与品牌的互动感,从“了解”到“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