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我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为什么呢?一方面因为这个专业是父母帮我选择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对机械的结构原理方面的知识没兴趣,所以上专业课的时候,我老是精力不集中,学起来没动力,很自然的就没有学好专业课。同时,我自以为对历史感兴趣,当然也只是自以为而已。
工作后,我开始对所做的工作不满意,觉得提不起兴趣,没有成就感,我感兴趣的是设计方面的工作。有了这种想法和心态后,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不稳定的情绪,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效率、和领导及同事的关系。在这种不良状态下,甚至产生了辞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的冲动。
但今天,我忽然发现自己错了,真的是兴趣的问题吗?其实并不是。
如果自己把学习和工作做得很出色,但自己确实是没有兴趣继续做下去,那很简单,直接换作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可是在实际中,这种情况很少,绝大多数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自己没有能力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由于对自我认识的局限性,没有反省自己不喜欢做当前事情的原因是不是只是自己没有做好、没有做出成绩。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做好而不喜欢,那就果断换掉。如果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那就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假如做好当前的事情对自己有意义、有成就感,那就调整好心态坚持做下去并努力做好,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另一方面,我们自以为感兴趣的事情就真的是事实吗?明确知晓自己的兴趣点的人是少数的,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去做,没有在做的过程中经受挫折和障碍,因此还没有证明我们做的不好,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现实中好多人放弃自己熟悉的工作,选择自以为感兴趣的陌生领域,一切从头开始,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不可谓不大。一段时间过后,如果无法克服众多困难,他们刚进入该领域的热情消退,很容易失去做好该工作的兴趣,开始幻想别的感兴趣的事情,很可能会陷入一种不良循环。
到底是因为有兴趣才能做好,还是因为做好了才产生兴趣呢?《卖油翁》里有一句话“无他,但手熟尔“。不管学习还是工作,亦或是其他事情,往往是因为做的多了,熟能生巧,自然就做的比别人好;做的比别人好,会得到认可和欣赏,就有更大动力愿意去做,如此,兴趣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