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你可能会有种感觉 —— 这世上好像到处都充斥着自私自利的人。
众人的关注和赞美是他们的氧气,缺了这些他们就感到人生无望,似乎他们活着,就好像是来感受被人们夸赞的。
他们除了利用他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之外,似乎并不会关心任何人。
他们还认为自己理应享有特权,并且喜欢指使他人为自己服务。
他们以为自己了解世界的一切,并坚信自己肯定是对的,若有分歧,他们就会展开攻击,通过不断地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
他们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就像孩童一样想要立即得到满足,当这种欲望受阻时,他们要么大发雷霆,要么沮丧不安。
……
当遇到这样的人时,你当下可能会选择迁就他们,因为,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安全。
但回过头来,你可能会感到十分地不舒服、憋屈,甚至是恼怒,而人的感觉,往往是人际交往中敏感的指示器,它在向你传递着一个信息 —— 你可能遇到了一个自恋狂。
自恋的定义
说自恋狂,或许有些言重,一般而言,是指那些具有明显自恋人格障碍特征或自恋人格特质的人,以下将简称为自恋者。
回顾青涩的学生时代,当我们见到那些有些许臭美的人时,可能就会调侃道“你也太自恋了吧!”
但是,这种看似自恋的行为,也可能是一种性格的表达,甚至带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它离心理问题还有相当的距离,是人类常规行为的一部分。
因此,贸然地贴标签,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 即便某人看起来有自恋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或是明显自恋人格特征的自恋者。
所以,我们真的了解自恋吗?
在心理学上,自恋可以定为,一个人通过对自我和情感等调控方式来保持一个相对正面的形象的能力,是一个人对于认同和肯定的需求,以及从社交环境中寻求自我肯定的动力的基础(pincuset al, 2009)。
根据JamesStrachey的说法,自恋(Narcissism)一词是由性学家HavelockEllis 以及PaulNacke(1898)介绍而来。
而在随后的上百年中,自恋逐渐演变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词语,且精神分析界也对此予以巨大的关注。此后,其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中被表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大概占总人群的1%(Pincus et al., 2009),且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解读,若被测者在以下九项里面,有五项或以上可被确认的特征,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九项是:
1.刻意夸大自己的重要性、成就和天赋。
2.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优秀、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3.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认为自己的这些独一无二的“能力”只有极少数地位很高的人才能理解,或与这些高地位的人紧密相关。
4.对关注、赞美成瘾(经常寻求、诱导别人对自己进行赞美,且对恭维的话尤为敏感)。
5.觉得自己应该享有特权,理应被特殊对待。
6.常常不择手段操纵他人,剥削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7.缺乏同理心。不愿意(或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需求,完全生活在“自我”里。
8.常常嫉妒他人,同时也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9.对批评非常敏感,并容易展现出一种高傲自大(粗鲁和谩骂)的行为或态度。
但是,随着对自恋研究的深入和测量工具的开发,社会-人格心理学家发现,自恋实际上是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存在于正常人群之中的,具有一定的情绪弹性和外向性(Miller& Campbell, 2008)。
也即,你我等健康的正常人,都可能拥有自恋特质,只是轻重的程度不同罢了。
最近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人群的自恋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尤其是年轻一代(Cai,Kwan, & Sedikides, 2012)。
以大学生为样本的人格障碍调查研究也发现,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大学生人格障碍亚型中占有较高比重,其阳性检出率为14.5%,且男性高于女性(凌辉,黄希庭, 窦刚,陈有国, 王晓刚,2008),这表明自恋人格在我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类型。
换句话说,那些拥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有明显自恋型人格特质的自恋者,可能就生活在你的周围,甚至,你的人际关系早已经深受其害……
因此,为了避免你后知后觉,请收好这份求生指南,知己知彼,然后优雅地保护好自己。
自恋的成因
自恋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严格来说可能并不存在单一的成因。而以下,则是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1)临床心理学的观点
Kohut认为,对于自恋者而言,其照料者在其童年期没能满足其自体客体需要,由此造成的创伤使得童年期的夸大自体遗留了下来。
在如此情况下,孩童的夸大自体无法成熟,依然在强烈地寻求他人的自体客体认可。
当寻找不到自体客体认可时,自恋者会紧接着产生自恋性暴怒,因为他们的自体感到了威胁。
Kornberg则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并不是童年期遗留下来的自体客体障碍,而是一种新的病理结构,他称之为病理性夸大自体。
为何要呈现这种病理性夸大自体?——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患者去依赖他人。
当一个人想要跟别人建立关系的尝试失败时,Ta就会感到极度的失望和受伤害、关系产出更多的是恨而不是爱,是批判而不是支持。
放弃了平常关系中的平等交换后,此人“决定”依靠他自己的品质(现实的或是想象出来的)来确保自己得到人际关系中的舒适和满足。无论是智力、外貌、财富、所有物或是体魄,Ta必须让自己使用这些品质来确保能够得到他人的持续关注和赞美。
与此同时,Ta还必须让自己无视他人依然很重要这个现实,因为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勾回那些关于失败的痛苦回忆。
因此,在意识层面,Ta否认自己对他人的渴望,并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自给自足的。
换句话来说,这实际是一种对依赖的防御。
假使有一天,Ta可能会体验到依赖,但并不是以正常的互惠关系来获得这种依赖。
这种所谓的“依赖”,实际上是一种操纵性、寄生性的关系,在其中,他人被诱惑和被控制,以此来让Ta保持完美和安全的外壳。
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Ta既憎恨客体关系,但又依赖于这段关系,需要持续地操控关系,来满足病理性的需求。
2)社会-人格心理学的观点
当前,还有研究者从个体发展过程中心理经验作用的角度理解自恋,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认为,自恋是由孩童期父母的高估导致的——当父母对他们有极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待,并认为他们比其他孩童更特殊和更有资格时,长大后更可能成为自恋者(Millon,1983)。
当他们的表现达到预期时,往往被父母视为“最棒的”,并时常在外人面前被作为谈资来夸大,这也会导致孩童可能会将他们是与众不同、具有特权的个体信念内化。
而当他们未能满足父母的要求时,又立刻会被贬低得一文不值——“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对你太失望了!”
在这样的教养模式之下,自恋者身上往往的确存在着一些比较出众的、能够为之骄傲的地方。但同时,他们并没有建立起健康的自尊感。他们因为这种经历而习得——“缺点”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只有“优点”有存在的价值,而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表现得足够好,自己才会被爱。
此外,这样的教养模式,还会出现另一种极端——即所谓的“空心病”。
时下,“空心病”在青少年身上尤为广泛,这些所谓的“空心”青少年们并没有表现出自恋。相反,父母亲都很优秀、家境非常优越、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的他们,却非常地厌恶自己。
作为青少年,他们在世俗的意义上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他们内心当中的自我厌恶、否定却极其严重,甚至严重到抑郁、自杀的程度。
为何如此?这可能是自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
试问,“空心”青少年们所做的一切,比如拼命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是为了一个好的分数,达到父母的期望。
“因为我取得了好分数,周围人都满意了,觉得我是好学生、好孩子。我满足了他人的需求,但是我知道,我做这件事情本身没有意义,我只是在重复劳动,我没有任何创造,没有学到新的知识,我只是一遍遍重复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而已。”
这些优秀的“空心”青少年们没有被赋予选择的权利,去做一些他们自己认同的事情。
而当自己的所做所为,连自己都觉得毫无意义、价值、亮点时,人就会深刻地厌恶自己。
自恋的危害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自恋者们的内心中往往充斥着巨大的恐惧与自我怀疑,但是,为了自我防御,他们也会使尽浑身解数让与之交往的人处在他们的压制与操纵之下。
处于防御状态的自恋者往往是不自知的,因此,他们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选择虐待其他人的。
自恋者往往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问题,即使他们的行为模式给自己的生活和周围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他们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进而,这些遗留的问题,将不断地在人际交往中被巩固、强化,并带来以下的危害。
1)人际关系受损
当自恋者与他人相处时,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要求和拿走自己想要的,而其他人则有义务配合并给予。
因此,一旦期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愤愤不平,并萌生报复的想法,紧着的,就是产生排斥感、孤立和区别对待。
此外,他们在寻求他人的关注、赞赏、羡慕时,常会激起其他人的竞争欲,而这种对其夸张自我意象的挑战会使他们受到伤害,最终的可能结果,就是人际分离,或导致孤立。
2)自尊失调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所持有的一种情感性评价,有研究表明,自恋个体具有较高的外显自尊(Bosson etal., 2008)。
但,自恋者的内隐自尊可能并非与其外显自尊的水平一致,且往往偏低,也即,两者是不平衡的,因此,自恋者的自尊状态是极其不稳定的。
由于自尊的失调,自恋者可能会时常经历一种从伟大的完美主义感到自卑、不安全感和毫无价值状态的转变。
3)共情能力受损
共情,是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的感受及理解,可以分为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认知共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产生原因的理解;情感共情则是对他人情绪的情感反应。
而自恋者的共情缺陷,主要表现为情感共情受损,其认知共情并未受影响(Ritter et al., 2011)。
因此,对他人情感状态的感知可导致他们巨大的无助感、厌恶、羞耻或嫉妒,进而引发敌对反应或退缩(情绪的/身体的)。
当前对自恋个体的研究也表明,他们好指使人且很少关注他人,这可能与其较差的情感共情能力有关(Mapleset al., 2010)。
4)难以自我认识
那些被自恋暗流强有力地控制住的人,在识别自身的情感和思维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限 (Dimaggio et al., 2008)。
换句话说,自恋与自我认识深刻地对立。
而自恋摧毁自我认识的方式之一,就是把自己性格中那些不想要的、难以接纳的方面投射出去——如嫉妒、攻击性、完美主义等。
因此,深陷嫉妒的自恋者,时常会对他人身上的嫉妒和攀比动机尤其敏感并过度地解读。
如何识别自恋者?
识别出那些深陷自恋的人是极为重要的。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方的好坏,而在于你能否应付对方身上的刺 —— 这种刺不会因为你不想面对它,它就不会影响你。
那么,如何识别出自恋者?
问题自恋的外在形式各种各样,我们应该通过事实来认识他人,而不是通过想象。
以下几点,将上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整合后再具体展开,可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他们在生活当中的行事风格,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1)活在他人眼里的优越感收集者
自我的夸张感是自恋的主要特征,由于自恋者具有自我的夸张性特质,因此,他们会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特点。
过度自信的他们,对无限的成功、权力、才华、吸引力和理想的爱情往往进行自我美化式的幻想,进而使他们感到自己很特别、很独一无二,只有“特别”的人才能理解他们。
他们倾向于“端着”,让自己显得比别人厉害,但很少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因此,他们经常会夸大其词,或直接谎报自己的成就和才能,而且,他们也不愿意认同别人的想法,甚至可以避免与他人意见一致,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自恋者的优越感就像一个气球,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掌声和赞美来保持它的膨胀,气球就会逐渐失去空气而瘪下去 —— 他们一刻不停的需要自己成为被关注的中心。
零星的赞美是不够的 —— 他们需要(或是诱导)周围的人不断地为其正在膨胀的自我输送养分 —— 没有持续的安抚与鼓励,他们是“活不下去”的。
他们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即使自己表现得不怎么样,甚至,就算他们什么也没干,也常常不切实际地期待别人无条件的关注、称赞。
他们就像一个活在他人眼中的优越感收集者。
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那不稳定的虚高自尊,导致他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外在关注、认同,来强化自己的自尊心。
由此,又可以引出识别自恋者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 接受批评的能力 —— 他们只能听好话,反之,对负面评价难以接受。
如果周围人的关注和赞美有所减少,他们就会把它当作一种背叛。
若有人试图打破他们的幻想泡沫,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会他们强烈的抵触以及暴怒。
他们对优越感需要就像一个无底洞 —— 无尽的安抚只能刺激到表象,遮盖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羞耻感,与之相悖的事实和观点(比如自己的错误和能力不足)会被忽视或合理化。浮华是很难深入到内里,并让他们真正强大起来的。
2)完美主义、羞耻感 vs傲慢、嫉妒
还记得吗?不信任他人的自恋者“决定”依靠自己的品质(现实的或是想象出来的),来确保自己得到人际关系中的舒适和满足。
只有当自己的智力、外貌、财富、所有物或是体魄,以及自己所作所为等等,都是“完美”的,他们才会感到安全,因此,他们很容易暴露出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
反之,如果他们意识到自己有哪些方面不够好,或是被他人发现自己的实际缺点与不足,他们就会自我批判,并引发强烈的羞耻感。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羞耻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人际创伤反应。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羞耻感,他们让自己保持安全和优越,并展现出“傲慢”与嫉妒。
这种“傲慢”与嫉妒,也是一种防御,以至于让那些不完美的“瑕疵”远离他们。
例如,当他们意识到别人有什么东西,而自己没有的时候,就格外地需要确保自己的优越感不受威胁。他们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好而得到满足 —— 如果不是“比谁谁谁更好”的话,那么自己就什么都不是。
价值变成了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按照他们的逻辑,如果别人的进步,就意味着他们的退步,并导致其优越感受到了威胁,这种比较导致的不安,就好像心里面有个气球爆了一样。
“危险!!”
极度的不平衡、嫉妒由此产生,所以,他们又要开始防御了。
尽管如此,但他们又会很隐秘地否认,自己真正在嫉妒着某样东西。例如,他们会选择傲慢地“鄙视”—— 那个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 那个人有A\B\C......的不足。
这种鄙视实际上就是一种嫉妒,但他们不会承认(因为他们压根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嫉妒),如果他们承认了嫉妒,也就承认了自己不如人,也就承认了自己不完美。
因此,如果你遭遇了“傲慢”,很可能那并非是真正的傲慢,反之,那可能是自恋者宣泄对自己一无是处的一种恐惧。
还有一种情况,他们在维持优越时,会很巧妙地去激发周围的人产生嫉妒,接着,他们就去识别外在他人的嫉妒,以回避体验自体内在存在的,所有的憎恨以及破坏性。
这就是为什么自恋者常常表现得骄横跋扈、主观武断、完美主义和权力至上。
其实,归根结底他们只是为了保持一种状态 —— 远离自己的缺点,远离羞耻感。
3)自我中心与操纵他人
由于较差的情感共情能力,自恋者们往往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如果你细心观察,还可以发现,他们言谈之中“我”字的频率极高,他们的内在是冷漠无情的,其他人对于他们而言,实际无足轻重(Maples et al., 2010)。
由于在“世界中心”的他们认为自己很特别,并相信,无论自己想要什么,都应该得到。
因此,他们把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物化”,并不假思索地利用这些“物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期望周围的人自动遵守他们的每个愿望和想法,甚至服从他们的安排。
如果,你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那么你就会被认为没有价值,也许还会换来愤怒或冷漠。
自恋者可能根本没考虑过他们的行为是否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他们唯一想的,可能就只是“我”、“我”、“我”。
有趣的是,他们在无意识中又很矛盾,因为在操纵他人时,他们会感到内疚。
因此,为了让回避内疚,他们又会继续投入一些可让周围人将他们抬高的活动中,不断循环。
如何自我保护?
看了那么多关于自恋者的分析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先别急着对他们嗤之以鼻,因为在生活中,你很可能不得不与他们相处,甚至,你自己可能就是一名自恋者。
因此,从长远的角度而言,建议还是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前提下,去处理好与自恋者的关系。
以下是几条建议:
1)先看看自己
如果你经常与自恋者交往,那么,你需要想想,为啥自己这么招他们?因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
心理学家Keith Campbell 针对自恋者提出了一个自我导向模型(self-orientationmodel),他的研究结果显示,自恋者容易被以下两种“导向自己的人”吸引。
1.喜欢恭维他们,赞美他们,对他们有崇拜之情的人。
2.本身有很高价值的人(美貌,地位,名声)
原因很简单,因为与这俩类人在一起都有利于自恋者满足自身的优越感。
对于前者 —— 若你是愿意说好话的对象,和你在一起,自恋者会无时无刻不觉得自己被关注,通过这段关系,他们的重要性和价值感也一直得到彰显。
而对于后者 —— 若你是高价值的对象,自恋者很可能会将你看作是属于自己的资源,和你在一起,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简言之,自恋者的选择,可能都是为了维系或者提升自己的良好感受服务的。
因此,一方面,如果你发现,在你周围环绕了不少的自恋者,那么,你可能就要评估评估,自己平时的话语模式可能带来的后果。
另一方面,如果你本身恰好又属于高价值的人,你可能就需要小心维持你的价值来维系这段关系。心理学家Masterson早在1988年就表示,对于自恋者而言,如果他们具有高价值的对象失去了价值(比如财富、外貌等逝去)、不再能满足他们的优越感,这些失去价值的对象很可能就会被随时“抛弃”。
2)然后,冷静、耐心地观察
尽管上述提供了一些判别的标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有上述些许特质或行为的人,就一定是自恋者,我们应该避免马上扣上帽子,把人一棍子打死,这无论对谁都很不公平。
反之,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冷静观察。
那些第一反应看似自恋的人,可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伤害。但,人们通常不知道的是,自恋的第一影响不是带来伤害,而是,在我们判断的过程中对我们造成影响,进而形成偏见。
举个例子:两个小伙子站在马路边,看到马路另一侧有两个老奶奶准备过马路。
这两个小伙子都出手帮忙,由于老奶奶们喜欢在年轻小伙子扶着她们过马路的时候开开玩笑,因此他们都有点在卖弄作态。
此时,若要问这两个小伙子之中谁是自恋者,谁也不知道,因为给出的信息太少。
实际上,如果其中一个人是自恋者,另一个人就像个“热心市民”。
如果要解释这两个小伙子行为的内在原因 —— 那个“热心市民”之所以帮忙,只是因为他从一贯乐于助人。而另一个小伙子之所以出手帮忙,可能是因为,他想吸引街上一姑娘的注意。
因此,别看人们时常鄙视自恋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某个行为是出于自恋,还是与自恋无关。
这就是为什么偏见会造成彼此的伤害,自恋者会因为很多与自恋无关的事情而遭到责骂。
3)学会设定人际边界
由于自恋者非常容易产生羞耻感、自卑、没有自信,并过分地追求认同。因此,他们更容易被他人利用而不是利用他人,而且,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人际边界到底在哪里。
不懂得尊重自己边界的人,往往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边界。
心理学家Gionta发现,如果你产生了以下两种感受,那就说明别人打破了你的边界。这两种信号灯感受是:不舒服(discomfort)和愤恨不满(resentment)。
如何定义愤恨不满?—— 这种不满情绪一般发生在“对方压制了你,利用了你或者让你觉得不被欣赏和不被尊重的时候” 或者“对方不顾你的感受一个劲儿跟你灌输其价值观、想法、期望等”。
所以,当你因为边界被侵犯而感觉痛苦时,希望你记住,这不是你的错。
然后,请鼓起勇气,设定并澄清你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
教会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也最终会影响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
和自恋者设置边界的次数越多,就能坚定地向他们传达:你在我这里不享有特权。
例如,如果你忍受不了自恋者的贬低和攻击,可以直接和对方说 :“希望你不要再以这样的方式和我说话”,不询问、不解释,直接、简单地表达。
如果,你希望委婉一些,那也可以提醒的方式表达:“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做别人会怎么想?”由于自恋者尤其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这个提醒可以帮助他们表现得更加自律。
不过,在必须忍耐的情况下,也可以多一点幽默感和同情心 —— 要知道,他们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其过往经历了许多你没有经历过的痛苦,才不得不习得这种自爱的方式,进而形成了一种会波及他人的防御模式,而且,此后他们大概率也会继续因此而烦恼。
另外,如果不可避免地和自恋者相处,且已经感觉在和他们相处过程中被伤害,那么也可以选择保持距离,将你们的交往限制在某个区域内,在其它时间内逐步降低联系的频率、减少合作。甚至,他并非是你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大可逐渐地切断联系。与此同时,请努力地与其他人建立并维持互惠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抵御自恋者影响的好办法。
最后,建立边界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自恋者,而是保护自己,并创造疗愈的空间。
4)什么,你也是自恋者?
如果你也是一个自恋者,相信,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自恋对你整个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你也想改掉自恋中的消极面(可以保留自恋的积极面)。
因此,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建立对其他人的同理心。通过换位思考,打消想要“抛头露面”、“不同凡响”的念头,放下姿态,更多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一开始是很难的,但你可以顺着这个线索去找相关的干货学习,并用打卡或者日记的方式,帮助自己去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
其次,尝试转移自恋情绪。由于自恋的影响,你可能会对关注和认可有强烈的需要,但这种需要如果建立在对他人的忽视和剥削上,大家会逐渐讨厌你,最后,你自己可能也不好受。
怎么办呢?很简单,所谓治水之本在于“疏”而不在于“堵”。
我们可以把这种需求转移到利他行为上。
例如,大到做科研改变人类社会,小到去社区做志愿者。
在给社会给别人带来价值的过程中,得到感谢,外界的评价等正向反馈,都会满足你的需求。
最后,你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来更好地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以下几种心理疗法都对自恋问题有所助益,比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认知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的疗法并未达到循证治疗的高度。因此,治疗是有难度的,对问题自恋的疗愈可能需要准备长期的坚持,而且,其效果还取决于你是否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并积极配合治疗,并致力于改变自己。
最后的话
讲到这里,我觉得也可以举另外一个美国人的例子。
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如果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没有一出生就被自己父母抛弃,他就算有极高的商业天分,也未必能有之后的巨大成就。
由于早期被抛弃的经历以及创伤,他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和自卑,进而让他难以信任他人,这些都是迫使他用力工作、不断创造更多财富、拼命地证明自己的重要动力之一。
因此,凡事都有两面性。
但我们需要学会认识自己、不断成长,学会对自己所遇到的人充满更多的善意以及好奇心,并尝试理解与接纳不同,让那些与我们连接的人与事都是和谐、愉快的。
只有理解与接纳,才能更深入地连接,而更深入地连接,生命才不至于如此单薄。
参考文献
凌辉, 黄希庭, 窦刚, 陈有国, 王晓刚. (2008). 中国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 心理科学, 31(2), 277−281.
Pincus, A. L.,Ansell, E. B., Pimentel, C. A., Cain, N. M., Wright, A. G. C., & Levy, K.N. (2009). Initial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Pathological NarcissismInventor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1(3), 365−379.
Miller, J. D.,& Campbell, W. K. (2008). Comparing clinical and social-personalityconceptualizations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3), 449−476.
Millon, T. (1983).Modern psychopathology: A biosocial approach to maladaptive learning andfunctioning. New York: Waveland Press Inc.
Bosson, J. K.,Lakey, C. E., Campbell, W. K., Zeigler-Hill, V., Jordan, C. H., & Kernis,M. H. (2008). Untangling the links between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A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3), 1415−1439.
Dimaggio, G.,Lysaker, P. H., Carcione, A., Nicolò, G., & Semerari, A. (2008). Knowyourself and you shall know the other… to a certain extent: Multiple paths ofinfluence of self-reflection on mindreading.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17(3), 7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