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故事还是从前阵子检索信息开始的,同心县预旺乡有个叫张家树的村子,为了确认它是否是生态移民新村,我在输入信息后轻快地敲下回车键,一如往常的寻找着踪迹。点开一个博客,黑色背景,有些许沉重。嗯,需要的信息找到了,准备关闭,却被《马燕日记》这几个字吸引,更为触动我的是,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全球发售。这是2003年的事情,可我对这件如此轰动的事毫不知情,不行,这让我格外想要一探究竟。
我所浏览的那两个故事,到今天想起,也格外让人动容。大概先是是介绍了马燕是个失学女孩,仅仅五年级,因为家贫而辍学了二十一天,因为家里收入不够支持姐弟三人读书,让姐姐辍学,两个弟弟继续念书。而马燕从开始读书起,就成绩优异,保持第一,在日记中体现着执着的想要进入女中的念想,为了不像爷爷奶奶那样“一辈子吃下苦”,到后来能够找个体面的工作,让妈妈有钱看病等等等等,每一个字,都格外诚挚而令人心疼。第一篇日记关于“我想读书”,她的妈妈生病看不起,也没又什么发菜可挖,打零工赚不上钱,在五年级的时候实在无法担负一个孩子仅二十块的学杂费,马燕知道后流着泪说,“妈妈,如果不能念书,我眼泪一辈子流不干。”看到这句话,内心百味杂陈,好像有千句万句话要讲,却不能和谁分享,一时间如鲠在喉。后来,马燕的妈妈听了这话,还是让小马燕返校读书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马燕应该是继续写着日记,甚至中间还有三本被粗心的父亲抽烟烧掉了。马燕日记的奇迹是在马燕读预旺中学时候发生的,村里来了记者和法国人,马燕的妈妈不识字,却勇敢地把日记递到了记者们的手里,说,西海固的环境你们也看到了,孩子也看到了这样的环境,我手里有女儿写的三本日记,你们看看她的日记吧。就这样,一个在干涸的土地上叫喊无果的声音,被传到了世界各地,马燕,也自然顺利的完成学业,并于2016年赴法攻读研究生,皆大欢喜的结局。
事实上在去了一些生态移民新村了解情况后,我才能更加真实地理解贫困,理解教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理解生存的困苦。这也让我幸运地,能够在看到马燕日记后,产生极强的共鸣,共情,我感动于马燕小小年纪骄傲的自尊、对学习的渴望、对梦想的坚持,感动于马燕妈妈莽撞的勇敢、对孩子的鼓励、对家庭的支撑,感动于那么多人听到了这山沟里的呼唤、将它传播得更远更广。
在写这篇的前,我搜索了《马燕日记》,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的,看这本书。是的,它是一本书,一本写实记录日记的书。也恰好,看到了一名编导在马燕出名后两年再次探访张家树的日记,不好的事情就不讲了,在这里分享两个好的方面:第一,女孩子二三年级就辍学的事鲜少为之了,因为他们认为女娃能做到男娃不能做到的事儿了;第二,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写日记,在外人来村的时候,塞在怀里。
码字时间:35-40分钟
发布于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