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不生病的秘密

      "中药的使用讲究的是君臣佐使。用温性的良药调和,可以说是治根治本。而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寒假到广西游学时在医学院里听着教授讲解中医的知识,脑海里却闪过一幕幕的童年记忆。

        妈妈每周的中医养生课上,看似枯燥平凡的一间教室,却使我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在这里,我被“拔火罐”这个神奇的事情深深的吸引住了。被拔火罐的阿姨脱下上衣面朝下平卧在三把椅子拼成的“治疗床”上,拔火罐的中医老师用香油涂抹阿姨后背,然后取一只圆口玻璃罐子撕一小团棉花塞入罐中,瓶口靠近皮肤,打火机点燃棉花,乘棉花充分燃烧之时,迅速将罐子扣在背上,老师手脚麻利的在阿姨身上码了两排罐子,眼见罐内的皮肤高高隆起,十分钟后起罐,留下黑紫深红的印迹。妈妈说:“这是在祛病。”

        以上的情景还只是课间休息的小插曲,小孩子总能在一个百无聊赖的空间里找出些乐子干干。上课时间,老师给大家讲《黄帝内经》。这本书里讲的是先人总结的人体使用说明书,能让人不生病的智慧之书。妈妈听课时,我便手很闲的将书中的内容用图画来表达,回到家里,妈妈晚间会给我读上一段。《黄帝内经》陪伴着我过了很多个春夏秋冬。即使我仍旧对这些古文字处于懵懂的状态,我也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长大了,当我有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时,妈妈同样拿出这本《黄帝内经》,让我看圈画的地方,时间久了,我便有了一些领悟。

        《黄帝内经》第一卷中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对于这一段,我是这样理解和践行的:生活中,对外来的自然风要避之,避不开的时候要戴上围巾,护住肩颈,防止风从皮肤毛孔中进入身体,引发伤风感冒,如感到着风了,只需抓住毛巾或围巾两端轻轻地在脖子上搓几下,有灼热感时即可停下,这样能有驱风的作用。还要避开直面吹空调电扇,人体有很好的温度调节适应功能,北京这天气温度,不用空调也罢,我家没装空调,年年夏天也能安然度过。人多要守住嘴,人少要守住心,有钱多外出,没事多读书,把自己打理清楚,活动筋骨,让身体灵活机敏,对待喜好的事情多花心思,每日记下随笔。这样朴实无华的日子,吃什么样的食物都感觉美味儿,喝什么样的水都感觉甘美!富足的生活,舒畅的心情,又怎能无故生病呢?

        然而反观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大人小孩儿都在忙忙碌碌着,马路也不闲着,成天的车水马龙,拥堵吵闹吩杂。如何适应快节奏生活,又能做到像古人一样心志安闲,百岁以上还能不显衰老呢?

        《黄帝内经》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前车之鉴的经验~那就是要懂得养生,学会身忙心闲,起居有常,饮食节制,这就是健康的秘诀!


海淀区“书香燕京”原创征文稿

学校名称:北京市**实验学校 初二(3)班 熊可

指导教师:金明玉

已阅读的书目《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记》《红楼梦》《四世同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黄帝内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得我还在懵懂的儿童期时,妈妈就在社区大学里跟着中医老师学习养生。赶上妈妈有课,我又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
    熊啊熊look阅读 3,203评论 0 0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19评论 0 33
  • 呆呆:最近比较忙,然后发现我好像忽略了你们,所以来补偿了,哈哈。接下来每周都会多出一篇文章,用来回答大家的问题,以...
    呆呆丶阅读 8,201评论 0 2
  •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三十年了,懂事起,感觉时间过的慢,跟蜗牛一样,现在时间就是一眨眼就过去了,还没来得及品味,是遗憾...
    ef7e89ab235f阅读 8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