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作「调味手法分解」之后,我一直在思考:有关食品研发上的调味,究竟该做到什么程度?能做到什么程度?
近代食品工业拜添加物、与香料技术的进步,所做出的产品越来越能满足消费者的味蕾。要说是食品研发人员的调味技术进步了,倒不如该说是消费者日渐挑剔的味觉直接刺激调味技术的成长。
也因为添加物与香料技术的进步,许多原料拿在食品研发人员的手里几乎可视为「半成品」,仅仅需要进行单纯的组合动作,就能完成一件产品。这样的过程就像是购买现成的套装组合模型:买了Z钢弹组合模型,只要按着步骤进行组合,就会完成一只「Z钢弹」,而不会变成一只「萨克」。
这样的做法有好有坏:好处是新开发产品的失败率能有效降低,只要按部就班做,都会落在安全范围内,不容易造成新开发产品的「夭折」;而最大的坏处是,这些好用的「规格化原料」也容易成为供货商的「招牌商品」,无形中加速缩减一项新开发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为许多同业都会群起仿效,共同分享这块新的大饼。
食品业产品是一项「易学难精」的工艺,只要有一组正常的感官知觉,就能做出大致被接受、算是不难吃的产品。就是因为进入的门坎不高,所以大家很努力在拓宽产品的「宽度」,以增加自身的营收。由于商品的生命周期都不长,所以更加地努力增加产品的宽度…。
换另一个角度来看,台湾有许多美味的地方小吃,他们都不是因为贩卖许多种类的商品而生意鼎盛,而是专注在少数「招牌商品」上。所谓美味,是必须经过市场长时间的严苛考验,仍可留存下来的商品,才能称之为「美味商品」。
啰唆了一大串,无非是想告诉大家目前持有的想法,已经不能再为食品产业带来革命性的进步。我们永远在开发「一般的产品」,然后送上市场,并且等待它慢慢被市场淘汰,之后我们继续开发更多一般的产品,来让市场去淘汰它们。
「万物皆有道」,我个人很喜欢「易经」,不过因为自己脑筋不好的关系,所以一直没办法弄懂这部典籍。「易经」衍生出的「五术:山医命相卜」,我能稍微懂一点点,所以我把其中一些观念结合在食品研发上。例如「医」的:「君、臣、辅、佐」观念使用在产品调香上,使产品香味的走势不致单调;「望、闻、问、切」用来做产品的品评,使每件品味过的商品都可以「数据化」,不会消失在模糊的印象中。
以上的法则,对于增加产品调味、调香的「深度」非常有帮助。因为产品调味是一个多么主观、多么模糊的工作,100个研发人员可能会有超过100种以上的观念与做法。必须透过「道」、「法则」的建立,来解明每一个细小味道的「角色」与「位置」。找出了所有的要素,才能越接近、再现「真实的原貌」。能做到这样的水平,就可以称为是「出色的模仿者」了。
能够再现一组真实的风味,仍然是不足的。一个好的产品,还必须有「个性」(独特性),才可能残留在消费者的味觉印象当中。一个完整的产品,要像戏剧一样地看待它才行:
1.一个明确的主题。(剧名)
2.所有的构成要素到齐。(演员)
3.明快的张力。(强弱转折)
4.漂亮的收尾。(结尾处理)
这样的观念,势必会引起许多同业人士的抨击,因为这太匪夷所思、太过理想化又不切实际,就像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小伙子正在做的白日梦。产品就是产品,怎么能搞出这些个古怪想法来呢?不管其它人怎么想,这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每个自己经手的产品,都像是自己的儿女,都希望它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因着自己对于产品的感动,希望借着市场的传递,进而触动每一位使用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