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亲人 (二) 原创
伯娘瘫痪的那些年,伯父的身子骨倒是很争气,没有雪上加霜地给家人添麻烦。他不但能分担一些照看伯娘的活,还能自己出街买菜,做好一日三顿饭,甚至能到周边去打扑克牌,消遣这漫漫时光。伯父病发也只是最近两三年的事。
伯父住一楼,儿媳妇和孙子住二楼。为了方便照看,堂弟媳妇在伯父的床头安装了一个按铃,像住院部床头的急救呼唤按铃一样,有紧急情况时,比如伯父大口大口喘气憋得心慌的时候,便会按下救护铃,儿媳妇听到“报警”后就从楼上冲下来。或自己紧急处理,严重时就叫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去急救。
儿媳妇是个朴实、快言快语、没有多少心机的村妇。上次回去见到她,跟我们说起照顾两个老人的艰辛。比如说照顾伯父,男女有别,诸多不便,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很多事必须自己亲力亲为,自己不干就没人接手。又不是富贵之家,老人有什么不适动辄请护工照看。普通家庭,能自己来的就绝不请人,能省则省,毕竟,靠堂弟一人出去挣钱养家不易,两个孩子还在念书呢(一个孩子跟着堂弟在他单位附近念书),自己又脱不了身,在家照看老人孩子,多年没有出去工作。经济上是显而易见地困窘。
堂弟媳妇说到心酸处,也免不得向我们诉苦。说大伯就是不听劝,改不了抽烟的坏毛病,总是烟不离手,天长日久,才造成如今这严重的后果。住院期间,医生也劝他、严厉地警告他,别再抽烟了,他当面也点头答应,可是,一转身,他在走廊上又偷偷把烟抽上了,真是气死人啊.......
伯父住院期间,也是儿媳妇跟着去照顾的。一开始觉得不便,久了,也就适应了,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尴尬之说?精心照顾之下,去年之后病情开始好转,直到现在,身体好多了。我老爹先前对我们说过,大伯去年开始又能到处走动了,在村以内范围活动。最危急就数前年,病情告急,大伯因此都住过好几回院了。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终于熬过来了,大伯又活过来了。
大门终于徐徐打开,伯父探出头来。微弓着身子,满脸的褶皱,头发花白,身穿一件白色汗衫,一条黑色长裤。一见是我们,笑逐颜开。我故意逗他:“还认识我吗?”
“知道,我的大侄女回来了!快,快,进来坐!”
我和二弟看到他精神饱满的样子,心生愉悦,一块走了进去。大伯的听力有所下降,但还能听到我们说话。走进屋坐下,我们高声话家常,别有一番景象。聋子总以为别人也耳聋,大伯的声音比平日里稍微大了些。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那个曾经在事业单位干了一辈子的、意气风发的大伯,真的衰老了,好在手握还算丰厚的退休金,支撑着他走过这疾患缠身的风烛残年,不至于太过于窘迫。万幸啊!
最后,祝福伯父身体安康,幸福延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