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改定于2020年9月1日)
刷净晒箕(jī)①待日旸(yáng)②,
搭边埂坎③寄桌床④。
梗肥叶瘦薄薄摊,
玉坼珠圆细细香。
朝掇(duō)⑤乌缸掀六婆⑥,
暮筛紫翠置⑦淘筐⑧。
烧毛腌菜⑨寄别愁,
菜蔀头⑩汤念断肠。
注:
①晒箕(jī):一种竹编的圆形晒具,直径一米多,旧时诸暨农村常见。
②旸(yáng):晴;晴天。
③埂坎:用大石块或泥土垒砌的矮墙,用于菜园等的隔离或防止高处的泥土落下。
④桌床:桌子。
⑤掇(duō):用双手拿(重物)。
⑥六婆:压菜用的大石头。
⑦置:装,(暂时)收纳。
⑧淘筐:淘米用的箩筐,一般称淘箩。
⑨烧毛腌菜:诸暨农村自晒的干菜一般晒得极干,几乎可以直接用火点着,很可能因此常被称作烧毛腌菜。
⑩菜蔀头:菜梗靠近根部的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