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

我是做互联网行业的猎头,所以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互联网行业的候选人。

有一个年龄硬伤的问题想必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如果一个人的简历超过35岁,而这个人又没有做到总监的级别,那么我就会默默的放弃。为什么呢?因为即便是我努力积极帮忙推荐,还是有很多公司将年龄35岁以下作为了硬性条件。

单单以年龄来判断一个人确实不公平,但是在这个圈子里,确实是个问题。

有些互利网行业创始人就很年轻,员工也很年轻,公司的平台和产品也同样年轻,服务的客户当然也都是年轻人,80后90后00后是互利网的主要用户。这样的一个氛围如果招来的人不是一个时代难免会有代沟。

你可能会说,有些人心态思维年轻啊!确实有这样的人,但是代沟就是代沟,我们要承认不同年龄的人三观确实是有很多差异性的,很多时候不是心态年轻就能解决的。


以前我有时碰到一些背景不错多人会抱着侥幸心理到客户那争取一下,多次之后终于认输了。

36岁以上的候选人跳槽的选择机会真的是有限的,越往后让猎头推荐走不通了,但也是可以自己多积攒一些人脉自我推荐。

那么这些人该怎么办呢?是啊,怎么办呢?

如果你也是35岁,身在职场到了35岁才来思考职业发展和未来出路的问题,那么注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这不是到现在才思考的。优秀的人刚参加工作后就已经开始思考未来了,且在往后的工作里也都实时保持一颗变化的心。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手忙脚乱的咨询这个咨询那个问未来怎么办!

一些职业咨询的场景,我比较头疼的问题就是,直接问题怎么办?好像我似神一样的存在,可以指一条明路有发展又不走弯路。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回答呢?这些问的人当然不会得到我确切的答案啦。


35岁或者40岁,对于没有准备没有想法一直重复同样工作,忽然抬头发现这个世界变了人的是一个问题。但是对于早作准备的人不构成困扰,即便是一个职业因为年龄死掉了,他也会找到自己的优势另辟蹊径走出不一样的路。所以我认为,35岁不是问题,40岁也不是问题,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