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育兵:城镇化的逆淘汰
2.吕云飞:农村空心化;批评是一种艺术;精神状态边缘化
3.白鑫:区位因素
4.郭会江
6.李建霞:健康向上的环境,自我发展的空间,科学合理的考评,加大财力的投入
7.张雷
8.原建忠:生不学,师之惰;生不学,师之拙
9.宋军林:规模化办学,教师合理流动的机制,强化师德教育,态度决定一切,规定动作常态化
10.朱晋波:教师雇佣化,优质资源浪费,假期差距(公益性夏令营)
11.和卫:教研,不管不顾型,加班加点型,自我研究型,共同发展型。签到签退,不一定成正比,为了约束一部分人,为了临时性事务。剧场效应,不可逆转
12.司立新:扎实,安心,精细。制度化的硬管理,人文化的软管理。基础教育的薄弱,两个极端,不说成绩,过于看重分数
13.李志明:没有质量的均衡会给学校带来伤害,高考尖子生,中考中等生。教研是表现,根子在老师,实质因体制。虚求不旺盛,办法总比困难多。知识、能力、理想、思想。
党建,拉长老师上升的通道,来的容易不珍惜
文化,课程理念,拼搏的文化。说不出来的东西,就是文化。身后是一中,必光芒万丈。紧跟学校特色去挖掘
师德,我和学生的小故事,家长夸夸老师,不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让一些抽象的东西可视化
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制度是底线,文化是导向
经验+反思=成长
蜻蜓点水式的应付式的多而乱没有成长的活动容易引起老师反感
14.武永进:思想统一和执行力令人堪忧
好的学校绝对有好的管理
15.来志忠:内因,强化学习;外因,加大培训力度
李国社:
问题,规模小,点多不好管理;生源流失,质量差;优质资源外流,结构老化;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基础教育较差;一些教师不代课,师德建设不扎实、不精细、不到位
措施,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考核评价机制要到位;形成教师良性循环机制
冯文涛:
怎么看
识人,辩人,培养人的过程
领导用着胆大,基本素养过关,走得更远
让有教育理想,教育思想的好老师、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和媒介进入人们的视野
结果比较公正,规则在前
加工,打磨
1.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2.畅通了识人辩人的渠道
3.释放了会开用人的信号
抓班子,带队伍,出成绩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怎么办
组织层面
1.热饭冷吃
实实在在地做,冷思考,不张场
2.跟踪培养
进入组织视野,培训、培养压担子
关注、关心、支持
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先进一步
3.适时而用,量才而用
时事有代谢,轮回有规律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个人层面
1.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精神和能力很重要
2.努力工作,做出表率
教师是起点,优秀教师是过程
把书教好,把工作做好,得到认可
3.循规蹈矩,夯实基础
政治上靠得住
工作上是把式
纪律上过得硬
关健时站得住
传达一种正能量
公民,公职,公长
志存高远,不在乎一时一运,一时得失。有纪律意识,处理好关系,约束好自己和家人。把立德树人根植于内心。
态度比能力重要,信心比黄金重要
专业支持接地气,多元化学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