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看了这本书的电影版,然后再看的原著。看完原著后,不禁觉得电影版相较原著真的温和很多,至少电影里金智英终于能勇敢的表达她的内心。也不再只是沉溺于那不满足却又不得不忍耐的境况中,而是积极的做出新尝试,再次上路,为她的喜爱,她的梦想努力靠近。
虽然这本书写的是关于韩国女性的普遍人生现状,可金智英那波澜不惊、丝毫没有超出预期的一生,却让我倍感熟稔。有时候读着读着都不知道究竟读的是书中女主金智英,还是身边的某位女性朋友、亲戚、又或是我自己。
“你不是说叫我不要老是只想着失去吗?我现在很可能会因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等社会人脉,还有我的人生规划、未来梦想等种种,所以才会一直只看见自己失去的东西,但是你呢?你会失去什么?”
在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人生中的大事:入学、择业、婚姻、生子,这几件事中,前三样选错或做错决定,都还有重新再次选择的机会,可唯独生子这件事没有后悔药。
而不管有多少人想否认或轻视,又或无知充满偏见,客观上女性在生子这件事上所经历的和承受的与男性所经历的和承受的天然是不同的。曾经有人和我形容,女性生孩子就是和死神隔了一层纸。听完这句话我想感谢我妈愿意冒险把我生下来。也想称赞已经成为母亲或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她们是何其的伟大,并拥有着无人可及的勇气。
当然,这并不是说男性在这件事上所做的一切就应该被贬低或忽略。男女之间的天然差异,不该成为对立面,也不该被利用来引战。我们的不同应该成为相互的互补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不然由差异引起的问题,永远都不会被解决。
“你们就是太娇生惯养、小题大做,一点苦都受不了,以前的日子不也是这样过的?哪有你们现在那么多问题。”
“结婚生娃,这是人人都要经历的事。”
“不结婚生娃,你的人生就是失败的。”
“读那么多书干嘛,以后不一样要嫁人?”
“男孩子不能哭的你知道吗?”
“女生偏文科,男生偏理科。”
“一个男生打扮的花里胡哨,就是娘气。”
......
以上常常被说出的话,代表着我们头脑中那些被禁锢的思维。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我们都被刻板印象所标签、定义、教育。但偶尔,我们是否可以跳出来看一看,思考下,这些话是否都一定是对的?
总会有很多无关紧要的亲戚、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以他们的视角,审视和定义你的生活,可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未必过得很好,却偏要站在道德的最高点,打着“为你好”的口号,去指导、定义你。也不管这是否会让被定义的对象,产生伤害或是烦恼。
有一个视频,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维修队,他们全部由女性组成,而她们和其他维修人员一样,爬上爬下,搬运重的工具,修理电器、水管、洗手台,等等。她们没有任何偏见,觉得自己不合适这份工作。其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只有天空是极限。”
我们可以胜任任何工作,选择任何生活方式并过得幸福,无论男女,但前提是不要给自己设限。
电影里的结局,算是给书里划下一个童话般美好的句号,也是给作为读者的我们一个希望吧。虽然艰难无处不在,可至少还有变好的希望,即使那个希望不知何时才来,也不知是否为真,但怀抱希望,日子就能过下去。
借用作者的一句话,但我改动了一下。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