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跑步的一点点反思 23年起,我的生活重心有一些倾斜变化之后,想找到让内心真正快乐的事情,我知道我热爱画画,画画需要静心,这几年的烦恼徒增,静不下来,我知道我能跑步,目前为止就也半小时内,没有超出过这个范围。我知道自己热爱旅行,但旅行需要的时间和财力,目前我自己的经济实力撑不动。我在这三个选择里,选择了相对性价比高的跑步,从2.3公里,抬腿就酸,跑步就喘开始。
今天为什么想写这个点,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为了单纯的追寻快乐,而是想把时间投资在我的下半场人生的生命质量里。
画画,令我精神愉悦,也会找到心流的感受,这个是我在孩提时代和学习时代都体验过,成年之后,反而画得少了,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我的精神世界目前是比较匮乏的,贫穷的。
我需要闲情逸致时享受它,不忍破坏它在我心里的美感。 旅行,我也有保持一年一次出门,远门近门都可以,让人体会在他乡,忘记自己的日常,但我今年去成都,发现自己愈发喜欢日常了,我喜欢在家里做饭吃饭,喜欢就在住处附近的公园跑步,像我在东莞日常一样。我明白,我对出门旅行的感受多了几分地气。
而只有跑步,我从之前零散的跑,一个月2-3次,断断续续的不连贯,到25年真正突破,一周三次,几乎不落下,今年天气也很给力,偶尔的暴雨天气,也没难到我。那一天暴雨中的跑步,令我记忆深刻,大雨从头往下浇灌,这半小时就像一天那么久,跑着雨也停了,那种完成大于完美的感受具象化了。如果倒回几年,我是绝对没有勇气干这个事情的。
对于下半场生命的质量这一说,又是从何说起呢?我意识到能坚持跑步以后,慢慢地从8分配跑到7分,跑到6分,正在朝5分进军,我感受到身体正一点点变得轻松,我意识到每顿饭搭配的重要性,我体会到每天作息的规律性,我理解到秤上的体重代表着近期的变化,也看着自己的腿部线条一点点变扎实,感觉着这种轻快与对身体的掌控,我找到很满意的感觉。
人到中年,下半场拼的是心态,拼的是身体与机能,拼的是有无持续生活的动力与勇气,最后一点才是经济实力,说一句俗套的话,有命赚,得有命花。我赚得少,但不意味着我必须得高消费堆积我的老年生活,我可以过得穷开心。我得有个能陪我走下去的好身体和好习惯。我想在这个人世间走一遭时,身体托得起灵魂,灵魂滋润得了我这副皮囊就足够了。来时轻松,走时也轻松。
生活虐过我,但不多,所以,我选择依然热爱生活。
2025-8-15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