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半年了没去见姥姥,今天去看望我的姥姥。我走的时候,正好下雨,但是我还是坚持冒着雨去看她。
我的姥姥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了。每年最少能见三四次吧。
每次她见到我的时候总是特别开心,总是第一句话说:英英你来啦!
然后我就会特别开心地回一句:我回来了,然后过来看看您。给您带了点好吃的,让您尝尝。
姥姥接过手之后,笑眯眯地说:什么好吃吃呢?
我有时会给她带一些她从来没吃过的,咱们年轻人吃的一些小零食。然后她便小心翼翼地将好吃的放在她的专柜上。
在我去之前,我舅舅们姨姨已经去看望过她了,刚走不久,专柜上放的特别多的好吃的,都是姥姥爱吃的水果。
刚坐下,姥姥就问我要不要吃这个,要不要吃那个,我像捣蒜一样点着自己的脑袋,开心地说:要。当我说要吃的时候,姥姥心里特别开心。
以前我可能会拒绝姥姥的好意,希望她自己多吃一点,但姥姥并不是那么开心。现在的我变了,她给什么我都乐意吃,即使不爱吃,我也会装得特别喜欢吃的样子。
大人们,特别是老人,他们现在心里边就是惦记着我们小辈,特别是不经常见的小辈,一见到,就想给予我们一份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接受他们的爱,让他们体会付出的快乐。那样他们会特别开心,感觉自己虽然老了,但仍然有价值,仍然被我们需要。
对,一个人开心,除了是被别人爱,还有一个就是被人需要。那种被人的需要的开心,会使对方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都这么大了,逢年过节姥姥依然要给我红包,以前,我坚决不要,但姥姥性格特别执拗,即使我不要,也会让我妈给我带回来。我和她说过很多遍:我已经工作了,不用仔给我红包了。我都是过来给您送红包的,您买点自己想吃的。
今天,姥姥又给我红包,我没有做作,也没有反抗,直接就收了。她那开心的样子,眼睛笑得几乎成了一条缝。我说“回去了,我给您女儿吧,说是您给她的”姥姥说“我不管,你和你妈商量着花吧”
红包,它无外乎看起来是一种礼节,但在姥姥这里,却成了她惦记家人,爱家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姥姥过寿收到的红包,在过节,不仅仅是过年,还有中秋和端午,她都会把这些红包转送我们,有孙子孙媳妇,孙女婿外孙啦曾孙……,一个不落地都要送,如同下圣旨一样,我们必须接受。其实,也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接受她这种表达爱的方式。
我喜欢和老人们聊天,oh不,应该是他们喜欢和我聊天。在他们讲话时,我喜欢眼神看着他们,微笑点头,时不时会配合他们“对,说得有道理”“给你点个赞”
其实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和老人们说话,闲他们唠叨,一个故事能讲几十遍,甚至一句话能重复很多遍。和他们聊天,我们做的就是耐心倾听,一定表现得很感兴趣,点头微笑肯定就行了,不要去反驳他们,说你自以为是的一套新时代理念,和老人聊天,主要是倾听他们的故事,解读他们的人生,无论他说的对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感觉自己没有被抛弃,依然有人喜欢和他们说话。
我很喜欢听他们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或是这一辈子经历的苦难,有时听了他们经历的那些痛苦,我感觉自己幸福得已经不得了,那些我经历的小破事真的不是事。
曾经,我听过一位老者的遭遇,以及她女儿的遭遇,简直就像电视剧里一样,所有那些我不曾想象的痛苦遭遇,通通都发生在他们身上,原来在现实中真的存在。那位老者讲得哭得,那时的我也泣不成声。我无法安慰她,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做不到感同身受,唯一能做得就是倾听。
有时,回老家,我看望同学时,他要是不在,他爸爸妈妈在或爷爷奶奶在,我都能和他们聊上半天,有时聊得连饭都挣下了。
有时在大街上,阿姨们见到我,大老远就打招呼,“嗨!英英回来啦,好久不见啊,想死你啦”我也会立马迎上去“是啊,都多久了没见,想死我啦”
已经习惯了,所以就不觉得腻歪。
有特别热情的还会握个手,拥抱一下什么的,感觉特别亲切。二话不说,“走,今天去我家吃,给你做好吃的”我望着身边的我妈,弱弱地问了一句“妈,我回来,你咋就不那么激动呢”
呀,突然感觉自己跑题啦,写哪去了啊,唉,不管那么多啦,就算是随笔吧!
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趁现在有爱我们的人,我们爱的人,能见就不要磨叽。
想念不如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