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思考的是稀缺的由来,简单来说就是:
稀缺就是更多人需要的独特价值。
今天继续思考,既然明白这稀缺的由来,那就是看看这个道理如何应用到我们个体成长上,也就是如何让我们自己变成一个稀缺的人。用上面的解释代入到个体,那就是:
如何让自己具备更多人需要的独特价值。
我一直相信好问题就是好答案,放在稀缺这里也同样如此,让自己具备更多人需要的独特价值,这是用自己的视角来表达,如果从个体视角跳出来,从俯瞰视角,那么问题就可以变成:
如何让更多人认为我有他们需要的独特价值。
你看: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视角,表达的方式就会产生变化,当然解题思路也会大有不同。
毕竟我们自己认为具备独特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从价值交换的角度出发,只有让又需求的对方认为你有其需要的独特价值才是真稀缺。
如此,让更多人认为自己有他们需要的独特价值就可以拆分成两部分来思考:
1、先从如何让一个个体认同你有他需要的独特价值开始,即如何成为一个需求个体的最佳选。
2、然后才让自己的能力让更多的人认同
我们接下来就从如何从一个个体认同开始展开:
让我们每个个体认同并选择交换,通常会考虑对方的能力是否跟我的需求最匹配。这里的“最”很有意思,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快,而是
最匹配。
没错是最匹配,要让我们的能力最匹配对方的需求,答案就只有一个,让对方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是为对方需求而准备,这就是他的菜。所谓的方法独特并不是你的能力独特,而是让对方认为你的方法最适合自己。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将变得更加清晰:
先从了解对方的需求开始。让我们展开调研,观察,洞察,使其足够了解需求方,并因此识别出对方真正的需求,然后再形成对方解决问题有效的方法。
先找到对方真正的需求,然后才是基于满足需求的能力建立。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也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深入了解对方的真正需求,这个过程就是正确的事,而建立解决这正确事的过程就是正确的方式。
我们为何生病了通常不去药店而是要去医院,即便是同样的药,最终也愿意从医院获得呢?这跟上面的道理如出一辙,我们生病需要的不是药,而是针对自己病的有效解决方法,基于这个命题,很明显医院和药店相比,选择医院的医生这个方法更匹配自己的问题,医生给出的方子更适合自己。
按照这个逻辑,想想为何很多客户对方最终没有选择我们,我们自认为自己已经够强了,够好了,但对方最终就是没有选择自己,这问题就出在:
对方并不认为我们的方法是最佳选,不是最适合他们需求的最佳方法。这怪不得对方,要怪就怪:
我们并没有识别对方正确的需求,并让对方真正的认识到你是这正确需求的最佳选。简单说:那就是我们的方子不对症,核心还是症状识别不到位。
在这个这个世界从不缺答案,缺的是了解真正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永远比答案更重要。我们之所以选择医生,并不是他的药有多好,而是他真正知道你的问题所在。
总结一下:让对方认为自己是最佳选,就要先做到让对方认为你是最了解其正确需求的人开始。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认同自己的能力:
如果直接的寻找不同的人进行交换,那就必然每个人都需要深入了解其正确的需求,显然自己的学习成本投入成本就会倍增,并且也未必自己可以习得不同类型需求的能力,因此要学会让更多的人认同自己的能力,就要基于已有的能力展开,即:
要学会寻找更多类似的群体,进行连接和价值交换。
这就如同一个专科医生一样,既然这样的人你可以治疗好,那么类似的人你就可以都治疗好了。如此,看看各个医院为何是人满为患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专科医生已经习得了稀缺的能力:即让更多人认为自己有他们需要的独特价值。
无论是我们个体间的交换还是商业上的交换都是如此,一旦某个能力成为某个细分需求的最佳选,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学会连接更多类似需求者进行价值交换,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注”。
总结一下:让更多的认为自己是最佳选,就是要学会连接更多类似的人进行价值交换,专注前行。
在这个连接的时代,连接聚类用户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驾驭自己时刻被外界刺激的焦虑内心。
如此,真正要让自己变得稀缺,首先就是要让自己真正了解价值交换的对方需求,基于对方的有效需求提前准备并形成对方认为更匹配的解决方法,然后才是连接类似用户,展开更大范围的价值交换。
道理不难,难得是我们需要具备专注自律的践行心态。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