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心理学上分类人格,有一种叫做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渴望别人的爱或良好关系、甘愿迁就他人、以他人为本、却常常忽略自己。

他们恐惧与任何人产生隔阂,所以一味的迁就别人。

小U很苦恼,刚去公司的时候为了和同事搞好关系,她从来没有意见,中午去哪里吃饭、周末去哪里聚餐、团建活动选什么,她都是“我都可以,你们定”,久而久之,大家已经习惯不询问她的意见了。这就是讨好型人格最大的弊端,他们的存在于别人而言舒服到已经忘记他们的诉求了。

所以,做人不能太以自己为中心,更不能太以别人为中心。

挑剔一点,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果断拒绝,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少花些时间和心思去应对。就是逼着自己不凑合着、那么随和的过日子。

电影《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里有一句话:我们怎么度过一天,就怎么度过一生。一天下来,你迁就朋友的行程,陪她去逛街;凑合着吃了一份盐放多了炒饭,不忍和店家争辩;回到家用着过暗的台灯,觉得忍一下就过去了。你以为你是很随和,其实你只不过是在浪费难得一趟的人生。

对人

有位大师说:“宁可孤独,也不违心的将就。能入我心者,我以诚待之;不入我心者,不屑以敷衍。”

网上有人问“当与人为善,却不被善待的时候,应该选择怎么办?”

是选择:“别人泼你的冷水,你烧开了再泼回去。”

还是选择:以德报怨?

我是一个会以德报怨的人,但我会规劝身边所有的人,当你与人为善却不被善待的时候,把水烧开了泼回去吧。

原因很简单,如增广贤文上说:“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一视同仁”般、不假分辨地与人为善,会抹杀一个带着善意向你飞奔而来的善人,也会助长一个得寸进尺的恶人。

对物

我实际上就是个对事物很能凑活的人,也因此屡屡被身边的人调侃。

某次听过一个故事,深以为然。

一个女孩爸爸的公司亏损了几百万,无奈把家里的车房都抵押了,才勉强还上了欠款。全家人租住在几十平方的房子里,一个月几百块钱的房租。可是女孩妈妈还是把房子布置的特别温馨,两个房间格调的装饰,喝茶该有的茶具、吃饭的餐具、各种场合应该穿的衣服,一应俱全。

女孩好奇:家里已经这样了,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家的情况了,咱们把家里弄成这样有什么用呢?以后如果我们不住这里了,岂不是也浪费了吗?

母亲道:“做为女人,一定要精致,不要因为环境就让自己变成不精致的人了。怎么把平淡的日子过出诗意,生活就会如何温柔回报你。”

所谓人生,不过就是一种时间分配的艺术,我们该把我们的难得一趟的人生花费在什么样的人、事和物上?是那些精致的、可口的,还是那些粗糙的、凑合的?是和喜欢的人做美好的事情,还是终其一生都在迁就别人,活成别人生命的配角?

外表随和,内心挑剔,不迎合别人,不将就度日。

原文来自:《不约客》ID:buyueyork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