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就只有等着的份儿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小伙伴中午约去吃饭。

很自然的,聊到了以后和现在。

恍惚觉得,比起一群人回味过去嘻嘻哈哈,就这样几个人坐在一起,谨慎的聊聊生活也是有几分意思。



我说,我想开个公众平台,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伙伴说你TM这都想了多久了,怎么还没付诸行动?!

没心没肺的侃着,也认真地问了一下自己,为什么不做?

时间不够?精力不足?才能欠缺?毅力薄浅?

好像都有,不过,那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叫做"再等等吧"。



你问我等什么?鬼才知道嘞。

想来这个"等",几乎耗尽了自己。

它形成一种闭环,懒惰着、踟蹰着、焦虑着、反复着。

觉得自己有太多事情要忙,忙着的时候却有大把时间赴约、耍手机,然后这一系列事情很自然的会成为一种理由,一种办完事情却从不会有等同收获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理由,可现实总是充斥着琐碎,于是乎上述陈词又一遍遍的刷新重来。

当然,这类闭环的祸害,涉及半径并非自己,连带责任也有最为无辜、最为亲近你的人。

毕竟,跟你共度时光的总是这群最可爱的人,而很有可能你会把形成这个闭环的黑锅直接扔给他们。

我也曾这样过,总觉得做这个、做那个,自己的时间就这样没了。

可是,你也应该和我一样,总是会不小心忘记,跟你一起的那个人,他/她也在用同样的时间陪伴你,哪怕是一起无聊。

当然,也有每个人的时间价值不同的说法。

但真要这样好生归咎,那我附赠你一句我曾读到过的"毒汤"。

说:不要把自己的能力不足,归给身边任何的人、事、物和环境。

一语成谶。


当然,这个等,还有一个最深层的原因,懒。

随着年岁趋上,可能会比较想拥抱所有热饮、穿着轻便、保暖祛湿、关注脱发。

还有就是,很自然的,会在做事情时给自己的精力设限。

就好像每天起床,新的一天必定满血醒来;而在晚上则是血槽见底抑或见空倒下。

做完一件自认的"大事情",总要犒劳一下自己;

下班回家本来还有说好的书没看,一到家直接忘在脑后抑或"视而不见";

还是那句:闲下来永远不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是会做最想做的事情。

最想做什么呢?最轻松、最舒服、最简单、最不用动脑子挪身子的事情。

人的本能是会忘却痛苦和避开苦难的。

所以,在便捷的、迅速的、信息化的现在,你总是会本能尽显。

低头无止尽地推着手机,然后在下一秒就会忘记上一秒推过去的内容,乐此不疲。

然后也会在间隙,突然想起自己那个没有做的喜欢做的事情,可也只是想想。

那句"再等等吧",立体环绕,越来越远。


所以

请尝试一点一点的自控

请善待身边更多可爱的人

请日常多做点对自己有益的投资

可能这层闭环还是会因为你的本能再次出现

可是它会随着周期的变长变成大环然后哪一天突然会有一个突破口,然后彻底消失。

书上说:呆着不动,也算一种选择,因为呆着不动,就只剩下输了。

你也不要等,因为等着,也就真的只有等着输的份儿了。

✍️老加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总也写不出满意的东西,一方面说明在长进,另一面也说明在与自己较劲。他注定是那种一辈子对自己都不会满意的人,他害怕,...
    杨心武阅读 761评论 0 1
  • 叫妇女“大姐”,是此地长久的习惯。妇女嫁过来,村中的男女,如果没有辈份可论,不管是年长还是还轻的,一律称其为“大姐...
    濟廣阅读 329评论 11 7
  • 鲁达,是他的原名,上五台山法名叫智深,因此叫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此人性格急躁,但粗中有细,他随心随性,却...
    崔禹喆阅读 876评论 1 8
  • 南京站《团队复制、业绩倍增》1月26-27日 您想学校业绩倍增吗? 您想学校管理不累吗? 你想学校团队执行力提升吗...
    汇建商学院项老师阅读 1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