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情绪不稳定,在家庭当中就会出现“踢猫效应”。
这是让家里变得鸡飞狗跳的重要原理。在公司里边,老板骂了员工,然后员工出门坐出租车就骂那个司机,然后这司机回家就骂老婆,老婆就打孩子,孩子出门踢猫,然后猫回头挠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大老板。这叫踢猫效应。
—以上来自樊登老师的<<成就孩子,12堂父母养成大课>>,我在喜马拉雅听的音频。
在成为妈妈后,我承认我唠叨了。催小孩,快点。快点穿衣服,快点吃饭,快点走,快点......
小孩的磨蹭,早上宝贵的十分钟,每次急得跺脚,那种抓狂是,你越说越急,娃越说越慢,你生气了,他也气嘟嘟。美好的早晨,一次次告诉自己不要有情绪,每一次当下都忍不住。
今天,元旦,我们来到娃心心念念的大黄蜂,中山儿童公园。公园新开放,很漂亮,人山人海。喜欢玩不需要太多理由,也许一个超长滑滑梯,一个坦克车,一个野战营地。简单的需求,一天的快乐。儿童公园,少不了,卖玩具的。这不,娃站立在玩具摊前,迟迟不离开。眼睛盯着,一把很酷的剑,剑手柄是奥特曼,这是重点。最近,娃对奥特曼着迷,那奥特曼卡片册,走哪带哪,睡前都是放枕边的。那玩具,我说,不买,每次买了也玩不久,家里好多玩具呢。在每次的解释中,似乎我都是败将,我无法说服五岁的孩子。将小孩拉着去其他地方玩。哪知,你低头看手机功夫,他就又跑玩具摊那了,一个个拿起玩,不走,眼巴巴看着我,怎么叫都不理会,僵持好久。他爸买了这个玩具。
他,满心欢喜。在草坪上,胡乱耍酷。而我,似乎,心情不舒坦。在这个5G时代,小孩似乎不知道钱,因为见不着钱。买个东西,手机扫一扫,没了。再也没有小时候爸妈掏钱的紧张感,那个手沾点口水数一遍又一遍的心酸。那眼神像失去心爱的东西一样犹离。
养育孩子,是一场持续的战斗。孩子是复制品,而复印件有问题,一定是原件出问题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