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我们学校请了一位专家给全校老师培训。
我拿着水杯款款而来,刚一进门就和老师眼神对上了,我很自然地随口一叫,老师好!这一交流似乎为后面我的发言埋下了伏笔。
后来,主任找到了我,叫我在会上发言。我一向社恐,叫我在会上发言,这不是难为我吗?
我面露难色,皱起眉头表示八百个不愿意,主任说讲的是语文,你是语文老师。尽管如此,我依然心存侥幸,认为根本不会叫到我的。
讲座开始了,于老师讲到,项目式学习、学习共同体、大单元等名词不断出现,人工智能的APP已经进入我们的手机,成为了我们的工具。
第一,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些层出不穷新的概念、新的名词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第二,我们所育的人变了
用这些新的名词去定义今天的教学,也在告诉我们,新时代我们遇到的这些孩子和上一个时代不一样了。
再像之前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培养的人不一样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一样了。
第三,教学方式必须转变。
无论是学习共同体还是项目式学习都有共通的地方,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和真实的情况下,调取他所有的已有经验和能力去主动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让学生能够在未来面对着更多变化的社会当中。他能够持续的调取在学校学习的经验去解决问题。
在我们课堂当中练的就是这个方式。
大家都知道金字塔学习原理,以前已经给老师们做过项目式学习的讲座。大家对项目式学习有了一定认识。
今天请两位老师来给大家呈现三个案例,听完案例请老师们扫码给这三个案例打分。然后咱们小组交流推选出一名老师交流,最后我再就三个案例和老师们交流达成几点共识。
第一,听三个项目式学习案例
第二,打分,小组交流汇报
第三,一起达成共识。
啊!哪里知道,游戏规则变了!竟然一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我们这组还就三个语文老师,不能让人家老教师发言啊,我推了推我旁边的跟我年龄相仿的同伴,小声说要不一会你说吧!可她根本就没有要发言的意愿,直接拒绝。
我们组不能没人发言啊!我又被钦点。崩溃了!为什么?是我,是我,还是我。最后的一丝不发言的机会彻底落空了。此刻的我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会议还未开始,我就开始紧张,琢磨自己说些什么,并且叮嘱自己千万千万好好听,一会儿发言的时候可千万不要没话可说,那就糗大发了。
先是案例分享,教师根据自己的标准点评,最后专家老师总结。
对于我来说,我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听,因为只有好好听才能好好说。我集中精力,基本上是她说啥我记啥,记着记着发现实在是记不全。
我心想:一会儿说啥,一会儿说啥?带着学校的任务啊!可不能糊弄了事!那就听个大致,最后好大致说一下代表我认真倾听了。对,就这么干。我一定能说好,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的。
听完第一个案例我就陷入了沉思,深度地思考:一会儿究竟能说些什么呢?要先说一下优点,特别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然后说一下自己的意见。
与其认真听后两个,不如好好研究研究第一个案例,一会儿好有的可说。感觉无形中有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打开我记的笔记,开始研究到底一会儿说点啥。
要说一下整个设计最大的亮点,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再说跟语文要素结合得不是很紧密。关键能力体现的不够。
时光在不经意间在我身边溜走了。真想抓住时间,让她在那一刻定格。案例分享很快就结束了,接着,所有老师给三个案例打分。
到了该交流的时候了。
我和同伴简单交流了两句。我们交流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的课例他说应该加上习作就更好了!我表示认同。
我说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个体现得不足。而我的观点也没有得到同伴的呼应。
然后我们小组一圈人就开始严重偏离主题地聊,聊聊衣服,聊聊胖瘦,看似聊得热火朝天,一阵其乐融融,和谐美满。
我站在一旁,哪还有心思闲聊啊。依然在想一会儿说点啥。不能简单说,人家会认为我不重视,也不能长时间霸占话筒,毕竟七个大组呢。
可是,我说啥?别人喜笑颜开,我一脸踌躇。只能赶鸭子上架了啊!
我是第二组,第一组发言人,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下点评了三个案例。我瞬间崩溃,我可没有他那么口齿伶俐啊。
本自具足,快给自己能量。到我了,幸好专家老师幽默风趣,否则我一定傻在原地动弹不了。
专家亲自递麦,我接过麦。开始表达我的观点:“我听得最认真的是第一个案例,所以我重点说第一个。有不足的希望我们组给我补充。
我觉得第一个案例特别好!它真是基于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去解决问题。
每一课都解锁一个新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又直指最终问题的解决。还在学完课文后再通过阅读其它课外的文章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丰富这个技能来解决问题,整个设计浑然一体特别值得我学习。
再有一个就是和第一组的观点一致,评价弱了一些,学生说说成什么样,学生听又听成成什么样。”
此时专家点点头。
我接着说;“我们组觉得应该把习作加上就更好了!”
专家说:“嗯,哪能和口语交际结合在一起呢?为什么?”
“因为它是一个整体!”专家点头说:“哪能把习作丢了呢?”
后面点评才知道,项目没必要把这单元所有内容涵盖进去。果然这样的学习是高效的。
我又说:“还有一个就是,您曾经说过要让学生学习后,离开老师还能够干这个活。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我觉得这个单元要让学生离开老师还能够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去介绍中国文化遗产,我觉得这个是重点。而且一定要以这个为主,其它的为辅。”
说到这里就看到坐在我正前方的我师父频频点头。
“老师,您贵姓?”
“姓陈”
“陈老师是教语文的吗?”
“是是是”
“我说呢,怪不得对语文要素这么清晰呢!听得也清楚,说的也清楚!那我想问一下,能具体说一下每一课解锁的新技能和最终的产品是怎么对应的吗?当然您说没听清也没关系啊。”
“我记得威尼斯小艇那课是抓特点,图文并茂,然后表示没记全。”
“完了?”一阵笑声
“已经很厉害了!此处应该有掌声!”
递麦我都不知道是怎么递的了!说完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啊!瞬间感觉身轻如燕。
自我感觉说得还可以吧!
最后,七个大组交流完。专家再就三个案例和老师们达成共识。
一是三课一体,课标、课堂、课本三课一体;二是项目式学习要培养学生持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事中长本事;三是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才是高分设计。首先是产品和驱动问题必须一致,再有就是产出产品时要用的本事来于教材的主能力才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