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都没想过我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且是去蓉城。
八月的第一个周四,当我看着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在乐呵呵的谈论着自己在七月的旅程见闻时,我就觉得,我也该走出这里了,哪怕是在家里盯着天花板发呆。
十分钟后,我已经在开往县城的汽车里了,身边的双肩包里就装了三样东西:钱包、充电器和一本未看完的书。看着窗外的飞驰而过的景色,我内心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异样,或者生活本该如此---在熟悉的地方体会出陌生的味道。
到达火车站前的那一刹那,我才发现这个疯狂的行动缺少一个重要的支撑,我全身上下就特么不到三百如软妹币,别说出去玩了,就是就住宿的钱都不够,经过一翻脸面和内心的挣扎,我悄然的掏出手机,发下的十三个字:麻烦给我转1K,月底工资补上。
现在想想,我的脸好像该红一红了。
站内的售货点,我买了一瓶5块的农夫山泉,然后登上了开往蓉城的火车。此时,已是晚上十点了。
坐定,我拿出那本未看完的书《逃离》,或者冥冥之中早就注定了,在这个普通的时间里,我会干一件可能不平凡的事儿,因为严格上来讲,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跨省出去。谁都渴望一场旅程,能给乏味的生活带来一丝波澜,可最终能否实现还是要看本人那些沧桑的经历。火车在轨道上飞驰着,拍打出有节奏的“哐嘡、哐嘡”声响,我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孤单和无奈。“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口,没有一个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我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但特别适合一个旅程人的日记首页。看了一眼周围,旁边的两个壮汉在我上车的时候已经昏睡过去,对面的空座位又换了几个面孔,斜对面的男人还在操着正宗的北京腔谈论着最近发生的各种国际大事,旁边的人不时的答应几句,售卖食品的小贩又来回转了一圈,小车里的食物又少了许多,看着窗外偶尔飘过的灯火,我想明天或许是个好天气。
再次醒来,是第二天的早上七八点了,火车的两边都是飞驰的田野,平坦的让人羡慕,早都听说了成都“天府之国”的美誉,没想到今日一见,还是给人一震撼,看来,我的山里待的果然是久了。
中途一个人的旅程基本可以忽略,跟随着人群一股脑的下车,上车,找酒店,休息。
第一天去了堂杜甫草堂,下午的时候,找了个小伙伴打算第二天去了武侯祠,第三天去春熙路。然后,草草的赶回安康。
(一)杜甫很忙,草堂很凉
悠悠达达的坐在公车上,看着过往不慌不忙的人,没有一点大都市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的样子。我原以为杜甫草堂是在郊区,至起码是个“曲径通幽”的地方,然而,门外宽阔的马路和来往如梭的汽车和行人告诉我,我可能去了个假的景点。
买了门票,带上一瓶水,进去了。
和其他的名人故居一样,指示牌、塑像、花花草草、流水游鱼、荷花草堂到处都是,要不是提示,你完全可以认为这可能知识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公园而已。三三两两的游人,拍照的拍照,休憩的休憩,偶尔有人留意墙壁上的古诗和那沧桑的门楣。随着时间越来月接近下午,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或者,周围的人把这里当成了一个晚间休息纳凉的好去处了吧。
路过一处小平台,一些舞蹈爱好者在表演“成都印象”。说来奇怪,那么多的旷阔热闹的地方不去,偏偏选在这狭窄的地方,现代的舞蹈跟周围古典的建筑相互对照,霎时有种特别辣眼睛的感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粹打着过国际接轨,跟现代融合的幌子,大搞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其中的京剧比基尼最是令人震惊,本来对京剧有点兴趣的我,也敬而远之了。
“杜甫草堂”,对杜甫我到有几分了解,对草堂我第一反映就是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到是有了,只是今天的风估计怒号不起来。按着路牌,晃达了几圈,便寻到了草堂的所在,圆圆的顶戴,加上四周红色的木柱,又是一个不伦不类的的现代仿制品!但转眼一想,都过年的东西了,整个园子不都是仿制的么,内心也就释然了。昏暗的室内、破损的窗户、凌乱的茅屋、嘈杂拥挤的人群,如果杜甫先生还在世的话,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如果不是游人的一句“这也算是几室几厅了”的话,我还以为这么多人都是冲这杜甫先生的情怀的来的。或者大家都跟我一样,来长见识的。四处的音响放着古筝的音乐,突然感觉一阵发自内心的滑稽:先生生前没享受到的东西,千年之后倒是被这些没有感觉的草堂享受到了。看着水里的游鱼,一个个的那么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可它们未曾知道,千百年前的这个地方,有个老人连个茅屋都没办法保护,却依然还在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现如今,房价这么的居高不下,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购买水平,在这个所谓先达辈出、善人辈出的时代里,却没有一个人敢高呼这么一句,也不怪乎百姓来了一趟草堂,出门的第一句就是“原来杜甫住的是几室几厅,还有这么大的院子呐”。
出门,站定,拍了一张“杜甫草堂”大门的照片,顺后将照片的名称备注为:杜甫很忙,草堂很凉。
坐车,回。
(二)锦里隔壁武侯祠
第二天九点多,在车站接过小伙伴后,一起直奔武侯祠。
和“杜甫草堂”一样,大隐隐于世。
买票,进场,这流程丝毫的没有啥新意。
石碑和雕塑四处都是,奇怪的是,要么是字迹不清楚,要么全是繁体字,没有简介,更没有通俗的讲解,让我这么自负可以通读文言文的人也是“举目无亲”,尴尬极了。扫了一眼,周遭的学生和青年人挺多的,偶尔几个白皮肤的外国人充斥其中,基本上都是照相、照相、再照相,能在一个石碑或者牌匾上停留的人屈指可数,倒是有点“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的意味。不到半个小时,我们慢悠悠的逛了两圈,于是转战到一墙之隔的锦里小巷了。
说起锦里巷子,还没来之前,有朋友就给我建议要来这里串一圈,不吃,闻闻味也是好的。初来巷子,我想起一首诗《雨巷》,特别适合这个地方,小地幽幽,良宵美景,霎时心情为之一畅。
卖艺术品小店和卖小吃夹杂其中,隔三差五的还有一些茶楼酒馆,供行人歇歇脚,当然,当地的各种特色的表演必不可少。跟着小伙伴一路走着,逛着,忍不住买了一条刀刀鱼,味道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吃了几口,撇掉了,倒是那杯10块的果汁还好,凉飕飕的,有味道。
与隔壁的武侯祠比起来,这里的人更多了,也热闹起来,叫卖声的,参观的,拍照的,如果说,没有隔壁的武侯祠,那么这个小巷子估计也不会这么的热闹,可实际上,除了微信朋友圈上的武侯祠照片之外,究竟能有多少人还能再提起它,而锦里巷就不一样了,来了,还会再来,走了还会再想念,这是一种错觉吗?说到底,与锦里巷比起来,武侯祠没跟上我们的期罢了。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究竟是不是共赢?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不能推陈出新,我想这台戏估计也是一场“老虎的病”一样。
走远了,才发现没有在门口拍照,好在买那条鱼的时候,小伙伴拍了一张,发给我,算作是个纪念。看着那条被烤熟的刀刀鱼,想了想,
今天的路程名字就被称为:锦里的隔壁武侯祠。
宽窄巷子和春熙路,是蓉城必来的地方,一个是推陈出新,一个欣欣向荣。一个是吃货的世界,一个是剁手者的天堂。车流来往如梭、人潮往来似水,如同蜀锦一般,丝丝入扣,淡定安然。让我们在感受蓉城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底蕴的同时,也对蓉城的未来报有极大的希望。
由此展望,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里,这上上下下五千年的文化中,有多少在消融,又有多少在成长,我们无法知晓。唯一明白的是,这座城市,这里的人,这个八月的歌,一起把我拉出低沉和阴郁的旋窝。
让我们一起变的更美吧,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