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随着年龄增加,逐渐相信了「宿命」



人们常把那种无力、那种习惯失败、那种对抗不过性格阶级、那种缺少机遇奇迹…感之为「宿命」

为什么开始相信宿命?

用类似心理学的语言来说——

因为自我已经成形,生活成为一种重复…

而打破和重塑自我,很难。

图片来自网络


01*

像弗洛伊德和荣格这一派,都强调童年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影响,荣格有一句话:

“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不过是对童年已形成的性格的修正”

照这个说法,我们的自我早已形成,只是认识到自我,有早晚。

人认知自我到一定阶段,会确立 自我同一性——即整合了自己的所有性格面、清楚自己的行为模式行事风格等…

简言之,

自己对待不同形式但同样本质的人事物,是一样的;选择结交的朋友恋人多少也是相似的;与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模式已经固定…

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友情或恋情,关系总是破灭结束,不在于每次遇到不同的怎样的人,根源在于你是否总会被那样的人吸引,然后靠近相处,然后又无法继续…

莎士比亚说,“性格决定命运”

于是我们的一生,就好像是在执行自己的系统,有它固定的模式,有它规律之下的必然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


02*

知错,能改,两件事都不简单。

丢了一块橡皮,不知道何时何地丢的,也很容易再丢第二块第三块…很多事,就是这样一样不一样的重复。

俗语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至于打破和重塑自我,有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从这些经历中打破自我设限,超越自卑的强大内心,随时随地活出全新的自己”

然而,僵化的自我概念,如一个忧郁的人认为自己不该有很快乐的时候;自我设障,如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退缩不前;

过往经验,如从未表演过的人不敢轻易尝试;环境社群,如几十年身处工业园的人如何想象电子科技的工作内容…

如上这些,都是对我们自己和未来的羁绊,束缚其他一切可塑性、可能性,感之为——宿命。

放下过去、

克服恐惧、

超越界限、

扩展边界…

这些大概是“宿命”的解药,只不过,能否开悟、能否做到、何时到了质变的点…大概又是另一种“命”。


说说自己的经历感受;

早一些,我执着于找到自己的命运,想知道自己是怎样、想要什么、想确定我人生的方向。

然后我大概也做到了,对自己越发清晰,对未来的设想越发清晰,

那时我感觉还是很快乐欣喜的。一种清楚透彻的感觉总是让人神清气爽的。

后来事态不在自己的控制和预想中,随着对自己过去的更加清晰,看到了成因、看到了规律、看到了曾以为的美好背后的腐烂…

“上天执意要我参破,所以给了我这样一个局”

二十岁这时,我开始有了强烈的宿命感,和对此强烈的厌恶抗拒恐惧。

因为我怕我的人生还没真正开始,就那样被看完了;因为我怕以后生活会沿着那个不好的趋势继续下去,那是末路…

然后…拼命又慌乱的,寻求出路…

到下一次心境状态有些改变,是听了李健男神的现场,然后整个人都太幸福满足,打破了学五天废两天的模式,连着学了两个星期(对我来说可是不得了的突破了)

恍然间想,我差点就那么早认命的结束自己的一生么?太可怕了!

到这里,我的救赎、修正与向往,算是才刚刚开始…



或许一切早已注定、或许巷道越走越窄、或许有些结果难以逃脱…

问,信不信命?认不认命?

或者问,

我们是否读懂了自己的命?

所以我们的表现,是坦然的接受遵循命运,是英雄主义地对抗命运,还是只能妥协的相信宿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