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通过“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演进,分析说明新课程的思想背景。
“形式训练说”成于18世纪,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习得实质性的知识内容,而在于训练学生的心智能力,强调能力的迁移性。这种训练在于形成学生对知识记忆力、思考能力和迁移能力。
到20世纪,“实质训练说”取代了“形式训练说”,成为课程编写的主流思想。“实质训练说”主张:教材的编写要依据学生的成长经验,学习有用的知识,培养有用的能力,教材应该是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兴趣爱好的。
“形式训练说”是对已有知识的重复记忆,是所谓“着眼于过去的教育”,“实质训练说”是关注的是满足学生实际生活中知识与能力需求,所谓“着眼于眼前的教育”。这两种理论都解决不好学生探究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代的教育必须是“着眼于未来的教育”,即要有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又要有能力的培养,这个能力不仅是知识的迁移能力,更是学生在成长中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即“新形式训练说”,这一理论就是新课程编写的依据。
从课程模式上,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旧课程是“线性的”,新课程是“非线性”。“泰勒原理”是线性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观点是:确定教育目标,进而以教育目标编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评价。后现代课程论者对这种“目标模式”进行了抨击,提出了非线性模式的理论,即“多尔原理”,多尔主张:课程是生成的,是不确定的,是有界限的。提出了课程的四个原理。1丰富性原理;2关联性原理;3回归性原理;4严密性原理
我的学习体会是:1课程的编制要在杨弃中求得创新。教育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否则课程的价值观如何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记忆,能力的迁移是必要的,知识的学习要有学科知识的学习,也要有生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学习中学会合作,探究,生成智慧,情感和能力的提升;2新课程是一种文化,新课程的实施就是学校文化的再建。再建什么?需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生命成长(包括教师);建设适合学生需要和发展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既要体现学生成长对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也要体现课程的价值观;建设合作,探究,生成的学习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